一、遗产继承公证处公证费用是多少?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按遗产数额的2%收取,最低200元。《公证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1、证明经济合同(1)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按下列标准收取:标的额500000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为0.3%,按比例收费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500001元至5000000元部分,收取0.25%;5000001元至10000000元部分,收取0.2%;10000001元至20000000元部分,收取0.15%;20000001元至50000000元部分,收取0.1%;50000001元至100000000元部分,收取0.05%;100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01%。(2)证明其他经济合同,按下列标准收取:标的额20000元以下的,收取比例为1%;20001元至50000元部分,收取0.8%,50001元至100000元部分,收取0.6%;100001元至500000元部分,收取0.5%;500001元至1000000元部分,收取0.4%;1000001元至2000000元部分,收取0.3%;2000001元至3000000元部分,收取0.2%;3000001元至4000000元部分,收取0.1%;4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05%。2、证明民事协议,每件收费100-200元,涉及财产关系的加倍收取。(1)证明收养关系:生父母共同送养的,每件收费300-500元;生父母单方送养的,每件收费500-800元;其他监护人送养的,每件收费700-1000元。(2)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
-
男方婚前房产,给女方婚后加名,女方是否一定能分得50%份额?
并不是,离婚房产分割,法院会根据房屋的出资来源、双方在婚姻中是否存在过错、是否共同生活、共同还贷情况、房屋现值等具体情况进行分割。
本案中,房产现值7485587元,剩余贷款448291元,女方分得245万元,所占房产份额32.7%,符合《婚姻家庭编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第四条【基于婚姻赠与房屋的处理】立法原意。
-
答儿媳是有继承权的。继承法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内容:同居二十余年“丈夫”突然离世,留下百万遗产,女友和女儿谁能合法继承?同居关系是否属于事实婚姻?口头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继承案件中,如有权获得死亡赔偿金、丧葬补助费、死亡抚恤金等财产的近亲属均作为当事人参加案件审理,并提出死亡赔偿金、丧葬补助费、死亡抚恤金等财产的分割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在继承案件中一并处理上述财产的分割,如果不掌握具体金额,可以申请法院调取。
-
答公证房产各占房产50%由公证处根据被公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由公证处依法岀具公证文书。房产的共份共有和按份所有由该房产的所有产权人或继承人共同商议处分。通常做法:夫妻之间的加名无需公证处么证,其他人员的分割需公证处来固定分割人持有的份额。
-
内容:在析产继承案中,请求分割房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房产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在请求分割房产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遗嘱、死亡证明等,以证明房产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并且请求分割房产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具有合法的继承权或受遗赠权,7、进行房产过户: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需要携带分割协议和相关材料,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房产过户到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名下,2、向房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申请: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房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房产继承析产申请。
-
因为遗产分割兄弟反目成仇,实在令人惋惜
调解不仅能解决继承纠纷,更能保住兄弟情义
-
答一个房产证二人或多人共有时,其中每个人的所占份额是各方自己商量定的,每个人多少份额都可以,可以均等,可以不同,没有硬性要求。如果不定份额时就按照平均分配来处理,所以有些二人共有的房产证,有标注各占50%的,也有不写明各人占多少的。
-
离婚后继子女有继承权吗?离婚时可以要求分割继子女名下房屋及所得租金吗?
内容:有关离婚房产如何分割的问题,可以包含许多种情况。仅在婚前就有诸如有的房屋是一方婚前购买,有的是婚前双方共同购买,还有的是婚前由父母出资为一方或者双方购买等等许多种情况。而今天本离婚律师所想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关于房屋所有权的分割,也不是房屋登记在男女双方或者一方名下,而是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并在男女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出租的房屋。鉴于有当事人最近就此类房屋的所有权的确定乃至所得租金的归属问题向本律师进行咨询,故认为值得做个简单的分析。
-
一审法院判决离婚,双方对财产分割不服上诉,在二审审理中,一方因为疾病死亡,案件终结。
双方婚姻关系没有解除,对方还有资格继承去世一方的遗产。
-
答离婚后,原夫妻关系已经解除,在解除夫妻关系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财产分割,该人财产的继承与原配偶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遗产继承问题。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继承法第12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
-
1000万房产分割费用是多少(1000万房产继承费用)
内容: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
🚩遗嘱应遵守必留份规定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民法典》第1141条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部分人缺乏劳动能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或者虽有生活来源但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如果剥夺其继承权,无异于造成其生存危机,因此没有为其保留必要份额的遗嘱无效。有胎儿出生后是继承人的,遗嘱中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民法典》第1155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这是因为,被继承人死亡,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义务也随之消失,但胎儿是需要抚育的,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成长需要,减轻生存压力。
-
答首先,按照法定继承遗产的继承顺序,即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在合理办妥各方继承手续后,健在方才可以根据自己名下的财产设立遗嘱: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具有法律效力。自书遗嘱可按照下列程序订立:(1)遗嘱人书写遗嘱内容。遗嘱人应亲自书写遗嘱全文,这样既可以真实表达遗嘱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伪造、篡改、添加遗嘱内容。(2)遗嘱人在自己书写的遗嘱上写明书写的年、月、日和地点。订立遗嘱的时间对遗嘱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书面遗嘱内容相矛盾时,应以时间在后的书面遗嘱为准。同时,订立遗嘱的时间有时也可证明遗嘱内容的真伪。(3)遗嘱人亲笔签名。(4)自书遗嘱中如需涂改、增删,应当在涂改、增删内容的旁边注明涂改、增删的字数,且应在涂改、增删处另行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表示,有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
内容: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但是,这种增值是一种自然增值,并不是人为经营、投资的结果,因此,它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离婚时也就不能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拆迁得来的房子属于个人财产,与配偶没有任何关系,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而且按照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