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犯罪的经济条件在当地已经立案,在另一个地方警也会立案

2022.07.20 22:23:22
0人收看

我问犯罪的经济条件在当地已经立案,在另一个地方警也会立案

4434 人赞同
573 人不赞同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1/18 11:02:10

    立即咨询
    达成和解协议但交付的汇票无法承兑,能否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鲁法案例【2023】643 原执行程序开始前,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但交付的商业承兑汇票无法承兑,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另一方以已履行和解协议提出执行异议,法院该如何处理? 案情简介 在史某与曾某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被告曾某于2022年10月30日前一次性向原告史某支付工程款85万元。2021年4月19日,双方达成《协议书》,约定:85万元债务由曾某以第三方公司的票额85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抵付,曾某保证该商业承兑汇票在2022年10月30日前到期,保证该商业承兑汇票最终能被兑付。 后来史某承兑汇票时发现,因第三方公司财务问题,该汇票无法被承兑。该汇票现处于拒付追索待清偿的状态,故史某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曾某按照民事调解书履行给付义务。被执行人曾某提出异议,认为其在形式上已履行完毕85万元给付义务,史某债权转移和变现的风险应当由史某依法承担和依法解决。 申请执行人史某称,不同意曾某所提异议,协议书中虽然约定交付票据履行本案义务,但曾某需保证该票据最终被承兑。现在该票据不能被承兑,不是史某的原因,所以曾某未履行本案义务,史某申请执行符合法律规定。 法院审理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曾某是否应继续履行还款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执行程序开始前,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以已履行和解协议为由提出执行异议的,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审查处理。 本案中,史某与曾某在本院作出生效民事调解书后,双方在执行前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后申请执行人史某以曾某未履行义务为由向本院申请执行,本院依法立案受理。异议人曾某以已履行和解协议为由向法院提出异议,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故本院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审查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裁定中止执行;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五)和解协议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的,裁定驳回异议。” 史某与曾某在本院作出民事调解书之后,就本案债务达成协议书,约定曾某向史某交付85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即表示该民事调解书项下曾某义务已经履行完毕。但在该协议书中双方约定曾某保证该商业承兑汇票最终能被兑付。在曾某将涉案票据交付给史某后,由于第三方公司原因涉案的商业承兑汇票未能成功兑付。即使曾某将涉案票据交付给史某,但因为票据未能成功兑付,曾某并未履行完毕本案义务。 申请执行人史某向本院申请执行,本院依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立案执行,并依照法律规定向被执行人曾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执行裁定书、报告财产令符合法律规定。最终法院裁定驳回曾某提出的执行异议,经济南中院复议并予以维持。 法官说法 执行当事人双方在法院作出生效法律文书后、执行立案之前达成和解协议,系当事人双方在本案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之外达成的和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不属于执行和解协议,不产生阻却原生效法律文书恢复执行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法院作出生效调解书后,史某与曾某在执行前自行达成《协议书》,此后,曾某虽然按约定向史某交付商业汇票,但并未成功兑付,史某民事调解书项下债权并未获得清偿。曾某在和解协议中承诺“保证该商业承兑汇票最终能被兑付”,故曾某并未完全履行《协议书》,史某有权向法院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 到法院立案大厅,只要立案法官收取了离婚起诉状,又要求交纳诉讼费,就说明已经立案了。按照法律规定,立案应当向原告出具受理通知书,但绝大多数的法院不给立案通知书。确定是否立案,可以查找案号。案件的案号,可以从诉讼费收据上查找到。
  • 合法追讨个人债务要具备哪些条件,合法追讨个人债务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立案

    合法追讨个人债务要具备哪些条件,合法追讨个人债务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立案

    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追讨个人债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法律程序、证据收集、诉讼等多方面的问题,建议在进行追讨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自身权益的最大化,在追讨个人债务之前,需要对债务人的财产情况进行了解,确保有足够的可供执行的财产,判决执行是追讨个人债务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法院的执行程序,迫使债务人进行履行义务,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而有效地进行合法追讨个人债务,对于合法追讨个人债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和解谈判:在诉讼之前,可以通过和解谈判尝试解决债务纠纷,2. 有合法的债权证据:要成功追讨个人债务,必须要有明确的债权证据。

    2024.01.021012人收看
  • 拖欠工程款怎么起诉

    2023/8/16 18:53:03

    立即咨询
    公司拖欠包工头工程款提起诉讼的条件: 1、准确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之时只要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当事人,包括一人或几人作为被告或共同被告均可,选择的首要标准或前提条件是具有“支付能力”。 2、证据资料必须充分。 在诉讼前必须花最大的精力收集、整理、分析证据资料,站在被告的、法官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全面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切忌盲目起诉。 3、准确合理的诉讼请求。 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是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的,所以为保障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请求时,尽量同时提出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请求。 4、诉讼请求的范围。 在诉讼案件中,只要当事人能够举证,法院是支持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的。
  • 故意破坏财产罪的立案标准:破坏公私财产5000元以上;破坏公私财产三次以上等。犯罪构成: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破坏或者破坏大量公私财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犯罪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应当是故意的。
  •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解决,家暴立案的三个条件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解决,家暴立案的三个条件

    内容: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离婚的根源、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救助机构,希望为受害者和相关人士提供指导和支持,此外,还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受害者解决家庭暴力离婚,只有通过合作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家庭暴力离婚问题,保护每个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家庭暴力离婚是一种痛苦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家庭暴力离婚:如何有效解决和救助,最后,家庭暴力离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3.11.07965人收看
  • 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2023/8/15 19:14:51

    立即咨询
    借钱不还报警了警察会怎么处理? 1、欠钱不还的报警警察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理的,毕竟这是属于民事方面的纠纷,并不会属于刑事犯罪。只是说如果已经获得生效判决,在申请执行阶段存在着拒不履行判决的,可以按照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处理。 2、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而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所以,欠钱不还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警方不会立案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 3、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警方介入的会很浅,不会深入进去,最多也就是调解调解,不会立案。如果以欺诈罪来报案,那么警方会非常慎重,欠钱不还的人是否能构成欺诈罪还不一定。 4、当事人报警的,警察一般只会做调解处理。如果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或者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 中国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条件一般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申请、事实和理由;民事诉讼的范围和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 法院立案的基本条件(法院立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法院立案的基本条件(法院立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内容: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法律分析: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024.01.12493人收看
  • 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2023/8/4 16:12:28

    立即咨询
    一、可以申请支付令,需要符合下面条件: 1.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有效。 2.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的义务仅限于给付金钱、有价证券。 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4.支付令能够直接送达债务人。 5.支付令必须是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作出。 支付令受理费参照财产案件受理费的1/3收费。若支付令失效转入诉讼程序,债权人只需补交案件受理费,不会出现二次收费的情形。 支付令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同时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支付令案件,不受债权金额的限制。 二、诉讼方式 1.确定管辖法院 起诉前要确定的首要问题是向哪个法院起诉。原告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都比较远,也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写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① 原告、被告基本情况,原告明知被告下落不明的,应当在诉状中注明该情况,并尽可能提供被告的信息以及原户籍地;② 诉讼请求,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如系给付物的,应写明种类和数量;如系给付行为的,应写明为何行为或不为何行为;③ 事实和理由,是民事诉讼原告对其诉讼请求的佐证和支持;④ 署名和时间,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签署时间。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整理证据 这一步需要我们当事人准备证据资料,制作证据清单。对于欠钱不还这类案件,我们一般要提供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事实的证据,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借款过程、原告是否有催款、被告是否有还款等情况。证据主要证明两点:一是借款合意,二是支付凭证。 4.立案、缴费 即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提供证据。法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 5.等待法院依法判决 在判决履行期内就对方在法院判决的规定时间内还款。 6.申请强制执行 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对方仍然没把钱全给的,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和立案一样去法院走流程。
  • 律师回复中...
  • 合伙人挪用资金我可以解除合同吗,合伙人挪用资金立案条件

    合伙人挪用资金我可以解除合同吗,合伙人挪用资金立案条件

    内容:合伙人挪用资金立案条件合伙人挪用资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您怀疑合伙人挪用了资金,您可以考虑以下条件来立案:1. 证据:收集与合伙人挪用资金有关的证据,例如银行交易记录、账目、合同、通信记录等,如果你发现合伙人挪用资金,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解除合同并保护自己的权益:1. 收集证据:首先,你需要收集和保留所有能证明合伙人挪用资金的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合同文件、付款记录等,因此,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律师或法律专家,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便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来处理合伙人挪用资金的问题,4. 寻求法律救济:如果合伙人拒绝解决或赔偿被挪用的资金,你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4. 法律支持:咨询当地的律师或法律专家,了解立案的具体条件和程序,3. 违法行为:确保您的证据能够证明合伙人的挪用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例如挪用资金、盗窃或欺诈等。

    2023.12.22392人收看
  • 2023/7/28 18:52:15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撞死人是赔偿还是坐牢? 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发生,如果肇事司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并且追求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死者家属可以向肇事司机主张死亡赔偿金。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满足一定条件的话,即便赔偿了也要坐牢。值得一提的是,赔偿虽然不决定但是影响刑事犯罪的量刑,换言之,不赔偿一定坐牢,赔偿了也会坐牢,但是能减少坐牢的时间。 因为法律有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在和解协议中被告人要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过的事实。同时还要通过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以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死者家属谅解,在赔偿损失方面要写明赔偿数额与方式等。如果死者家属愿意和解,那么便可以请求或者同意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成立条件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为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经济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经济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内容:结论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非法占有财物或其他利益、使用欺骗手段、导致财产性损失,诈骗立案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 非法占有财物或其他利益要判定一起诈骗犯罪行为,首先必须证明犯罪分子确实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欺骗手段的使用是规定诈骗立案的第二个条件,并且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害人确实是在被虚假信息误导下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只要被害人因为诈骗行为而遭受到实实在在的损失,就可以满足诈骗立案的最后一个条件。

    2023.11.271133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