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拖欠工资怎么赔偿/员工离职赔偿标准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1822人收看
导读: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1倍基数,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支付1倍基数,不足六个月的支付0.5倍基数。 04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

常见员工离职可获得赔偿/补偿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若员工在合同期未满前离开用人单位,则可能存在离职赔偿/补偿的情况。作者根据办案实践,将目前遇到过的情况梳理如下:

01用人单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3.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

4.用人单位克扣工资

5.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8.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以胁迫手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10.用人单位乘人之危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11.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1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劳动

13.用人单位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16.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17.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02用人单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用人单位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5.用人单位破产重整,依法裁减人员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

03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1倍基数,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支付1倍基数,不足六个月的支付0.5倍基数。

04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赔偿及计算方式:按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2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