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抵扣细则_3000租金抵扣多少个税

导读:
首先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是可以抵扣个税的。具体怎么操作,新政策在商业健康险的概念、具体操作流程、适用人群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第一、商业健康险一般第一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为保险标的。第二保证被保险人疾病、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对直接费用,间接损失进行补偿,赔付一定医疗费用的保险产品。
第二、商业健康险一般包括疾病保险 (主要指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包括一般疾病和重大疾病风险,范围有点大),收入保障保险(个人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条件的保险),长期看护保险(指对丧失生活能力的人或老人的护理保障和经济赔偿的保险)。商业保险产品一般是保障为主,合理定价,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选择,具有社会半公益的性质。
商业健康险个人所得税政策和征管是如何操作的呢?
基本固定,从2017年7月1日起,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可以按照2400元每年(200每月)的标准进行税前扣除。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每年(200每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实际处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一种是个人购买税优健康险产品及时向扣缴单位提供保单凭证号,所以买了保险尽快将发票、保险单等凭证交给任职或支付劳务报酬的单位财务以便享受税前扣除政策,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以后税务机关和保监部门能够信息共享就会更方便。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参考
需要税忧健康险才能抵扣个税,一年是2400元,目前大部分需要团体购买,但也有一些开放个人购买渠道,如太平人寿等。
买保险能退税吗?
说个人的,但能享受退税政策的保险只有3种,且和咱们平时买的商业医疗险、重疾险没关系。
哪3种?
1、企业年金险
注意,是企业年金。就是公司或单位给你的补充养老福利,个人在市面上买不到。
2、税优健康险
这是一种1年期的医疗险+万能险的组合,属于政策性与普惠性相结合的商业险,团体的,普通人也难买到。
3、税延养老保险
只在试点区销售,比如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而且交保费的这部分钱是现在减免,不扣税,等你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再扣税。
什么是符合政策的商业健康险?
是指有保监会批准的。由保险公司按照税收优惠的要求。研究开发的产品。关键是由保险公司自动生成的税优识别码。也就是说只有购买了带有税优识别码的商业健康保险,才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
那些才是符合规定的人群呢?
1、工薪族!企业事业员工或者有固定工作的人员。
2、做服务的!给某个单位提供设计咨询服服务的。要求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
3、个体工商户的业主。业主以及给在此工作的员工,雇员等雇用人员。
4、承包承租经营企事业单位的,企业事业主人员。
5、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企业主或合伙人。
健康险如何抵扣个税?
首先,在这里我们需要确认下大家买的健康险是否是税优健康险,如果是才可以抵税,但是我们大部分买的保险都不属于税优健康险。
第二,普及下什么是税优健康险?
税优健康险是国家基于一定税收优惠政策额度支持发展的商业健康保险。税优健康险每年需要缴纳2400元。健康人群投保的保额大概在20-30万,终身保额在80万-120万(不同的保险公司保额有一定区别)。带病人群投保,每年最多报销4万元,终身最多报销15万。
第三,购买税优健康险,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税缴纳金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5000-2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个例子,如果投保税优健康险,每月200元的保费可以不缴税,相当于每月纳税起征点提高到了5200元。
也许是想退税的人实在太多了,“个人所得税”App今天继续“开小差”,个税年度汇算功能时好好坏。有眼尖的纳税人成功进入后发现,在汇算申报界面的“其他扣除”项目下,有几个不起眼的扣除项目,分别是年金、商业健康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以及“其他”。按照规定,这些项目也可以在税前予以扣除,也就是能够帮助减税。
那么,这些项目要怎么填呢?
对此,税务专家解释,这五类扣除项目,都有明确的定义和目录,并不是所有符合字面意思的费用都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
具体来看,“年金”是指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显然,只有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才可以扣除,个人自己购买的普通年金保险不在此列。
“税延养老保险”是目前正在上海、福建、苏州工业园区试点的一种可以延迟缴税的新型养老保险,杭州还没有,因此杭州的纳税人不能填报此项。
“允许扣除的税费”,主要是指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时发生的城建税、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等。纳税人不需要自行填写这一项,系统会自动识别填写。
“其他”则是专门为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准备的一个扣除项目,主要是这两类人群取得佣金收入的展业成本,他们也不需要自行填写,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会自动申报。
新个税法实施后,商业健康保险的扣除,也随之发生变化,新个税条件下,商业健康保险属于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适用范围
⑴居民综合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实行按年综合纳税人,健康保险的适用范围拓宽到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同时取消对劳动报酬所得连续性限制。
⑵经营所得
扣除方式
根据财税(2017)39号文件规定,对于工资薪金收入、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在不超过200元/月标准内,按月扣除,一年内保费超过2400元/年部分 不得税前扣除。
对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自行购买的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可选择按月或者按年扣除,在不超过2400元/年的标准內据实扣除,一年内保费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新个税实施后,纳税人均可选择按月限额200元据实累计扣除 也可以选择在汇算清缴时按年限额2400元据实扣除。
单位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根据39号文规定,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200元/月、2400元/年予以扣除。
单位统一组织为员工购买或者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单位负担部分应当实名计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并自购买产品次月起,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
举栗:
⑴保险费全部由单位负担
2019年1月,小明所在单位为其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保险期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保险费3600元/年,全部由单位复担,小明全年工资薪金所得13万,假设不考虑健康保险之外的其他扣除,小明选择按月200元限额内累计扣除,假设:1-2月小明工资分别为:1万、1.2万
1月预扣税款=(10000+300-5000-200)×3%=153元
2月预扣税款=(10000+300+12000+300-5000×2-200×2)-153=213
全年应缴个税=(130000+3600-60000-2400)×10%-2520=4600元
⑵保险费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应将单位负担部分计入工资,并在限额内扣除,如果限额扣除仍有空间,再补扣职工自己负担的部分,最终计算丙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9年1月,小明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保险期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单位负担保险费1200元/年,自己购买支付2400元/年,小明全年工资15万,不考虑其他扣除。
小明2019年应缴个人所得税=(150000+1200-60000-2400)×10%-2520=6360元
⑶保险费自己负担
小明全年工资15万,2019年自己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保险期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保险费3600元/年,不考虑其他扣除。
小明2019年全年应缴个税=(150000-60000-2400)×10-2520=6240元
总结:
①商业健康保险,限额扣除,200元/月、2400元/年
②单位负担部分要先计入工资薪金
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险后,保险公司会下发优税识别码。个人将保单信息和识别码提供给自己所在单位,进行税收抵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