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纵火罪能判几年?

导读:
近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张某某涉嫌放火罪一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湛江经开区法院全部采纳了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四年。
2021年3月19日凌晨,被告人张某某酒后因感情纠纷与妻子在经开区某公寓发生争吵,对妻子实施殴打,并用打火机点燃衣服离开房间,导致该房间被烧过火面积约10平方米,该房间内的电器及相关生活物品均被烧毁。经价格认定,被烧毁的该房间及其他房间的财物损失价格为人民币49251.75元。
该案火灾现场一片狼藉,相关视频、照片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传播,在网上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影响恶劣,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案发后,被告人张某某拒不认罪,谎称是由于电器短路造成的火灾。在侦查阶段,经开区检察院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提前介入该案,会同侦查机关从火灾现场调查情况等客观证据作为突破点引导收集、固定证据。
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以案件事实和证据为依据,向张某某耐心释法说理,告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确凿、充分的证据面前,张某某终于供认其故意放火的事实,并提出认罪认罚。在庭审理中,张某某认罪伏法,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主动提出要赔偿被害人损失,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该案的办理,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认真细致履行检察职责,充分发挥指控犯罪和证明犯罪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突破被告人的心理防线,使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重视舆论对案件的关注,主动及时作出回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审理该案的检察官表示,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意放火的行为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险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要保持理智,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切忌逞一时之快肆意妄为,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案例
上海一女子
因对父母房产分配不满
一气之下放火烧了父母家房子
经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张某犯放火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由于张某的父母身体欠佳,二老很早就房产分配问题召开过家庭会议,房产份额四弟分40%,另外三姐妹各分20%,分配比例一开始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三年前,父亲生病住院,二女儿便向母亲申请由她照顾父亲,母亲每月支付其7000元照料费,由于相熟的人经常在张某耳边言语,她心中渐渐生出嫌隙,认为自己照顾父亲最多,理应分得最多。随后因不满房产分配比例,二女儿张某放火烧了父母的房子。
火灾现场发现及时
大火被迅速扑灭
未造成人员伤亡
随着大火被扑灭房子里物品都被烧黑了
现场一片狼藉
近年来
由故意放火引发的火灾事故偶有发生
放火害人害己
不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更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将受到法律制裁
案例回顾
1
2022年9月23日
浙江杭州一女子为泄愤
买4桶柴油放火烧家
致一栋3层民房发生火灾
现场无人员伤亡
2
2022年6月15日
台湾一男子
疑因与母亲争吵“谁洗碗”
放火烧屋
一家三代8人葬身火海
故意纵火是违法犯罪行为
万万不可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身试法必将严惩不贷
什么是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关于放火罪的处罚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消防部门提醒您
不论遇到什么
千万不要有过激行为
以免害人害己
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