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明细表2023(车祸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导读:
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一般是根据伤者的受伤程度、伤残等级、误工费、护理费以及其他必要的费用进行计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有相关标准。所以具体要看情况而定。那么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龙律师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1、残疾赔偿金:以被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2、精神损害抚慰金: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可以根据其实际减少的收入以及残疾辅助器具费支出情况,计算二十年至三十年不等的年限进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额。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以及受害人接受护理依赖程度确定;
受害人不能独立生活的,可以根据其最近三年会失去日常生活能力或者被他人扶养缺乏护理人数和护理时间,参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因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导致收入减少,且难以维持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对残疾辅助器具费进行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受害人因残疾导致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被他人扶养期间所需要购买、安装或者使用被扶养人使用不能单独付费的用品、用具等物质费用。
二、误工费标准
1、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根据受害人是否有固定收入来确定。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误工时间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误工时间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误工费应考虑受害人受伤害前后1年间的收入变化。受害方因伤致残持续增加的误工费,参照因伤致残前1年本人实际收入水平确定。
3、对受害人近三年间有固定收入证明但未进行必要鉴定,导致判决中受害人近三年内均无固定收入,其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赔偿数额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50元(2014年新修正公布案例为576元)。
三、护理期限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护理期限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护理人员或者照管人员不足的,参照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期间应当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护理期的,可以参照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作出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第2款规定: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但60周岁以上的老人或者2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确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