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证办理费用_办理土地使用证的程序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6255人收看
导读:
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一、提出申请

二、接件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三、一次性告知书,退回补充申请材料。

四、受理申请,移送业务机构办理。

五、预约、实施现场勘界、指界,调查核实权属真实性。

六、审查用地合法性。

七、合法的,发证。

不合法的,告知土地权属变更及补偿安置程序。

一、转让方须报材料

1.原土地证或土地证明材料

2.原土地出让合同

3.上缴税务局的土地增值税证明材料

4.土地评估报告

5.图件资料

6.土地转让专项审计报告

7.营业税上缴证明材料

二、受让方须报材料

1.项目批复原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材料等

3.上缴财局契税证明

4.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符合规划的图件资料

三、双方共同提供的资料

1.土地转让申请

2.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四、如改变土地用途

由受让方重新评估,补交差额部分的出让金,契税并办理相关手续。

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偿的。

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应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表现为一定年期内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为表现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以出让年限为限。出让年限由出让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为基础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在出让期限内受让人实际享有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

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有三种,即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所以出让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1.用地者向政府申请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

2.用地申请经政府同意后,用地者与政府协商出让土地的用地面积、使用年限、出让地价等用地条件,双方就有关内容达成一致后,草签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草签完毕后,持有关材料,按审批管理的规定报有批准权限的政府批准出让土地使用权。

4.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价款,政府按合同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

5.办理土地登记的有关手续。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1.准备招标文件,如招标书、投标书、土地使用和规划条件等。

2.发布招标公告。

3.有意受让人办理竞标手续。

4.政府确定中标人并签订出让合同。

5.中标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拍卖土地使用权程序

1.准备拍卖文件。

2.发布拍卖公告。

3.有意受让人索取有关文件,办理竞投手续。

4.在指定地点、时间竞投。

5.签订出让合同。

6.支付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目前,对国家投资的党政军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公用事业和国有工业等建设用地,继续采用划拨方式供应。私立的学校不能享受划拨政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