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底是三年后自动消除吗(小案底三年之后自动消除了么)

导读:
小案底是三年后自动消除吗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规定,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组织、领导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情节轻微无需判处刑罚的,不认为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改将更好地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司法机关判决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一、小案底是指没有什么严重犯罪记录,只有轻微犯罪记录,在三年内自动消除
小案底是指没有什么严重犯罪记录,只有轻微犯罪的记录。
一般情况下,轻微刑事犯罪都会被记录在案,如盗窃、抢劫、抢夺等。如果有犯罪前科的人在刑满释放后三年内不去查询个人任何信息,那就不会有“小案底”这个词。只有那些轻微刑事犯罪被判刑的人才会留下“小案底”,那是因为那些严重犯罪的人在判刑后,如果没有任何污点,可以通过申诉和诉讼得到纠正。当然如果在出狱之后不去消除这些历史污点是很难得到减刑和假释的。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小案底消除问题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刑事处罚记录与犯罪记录,即小案底。对于严重犯罪的人来说,其小案底可能终身都会伴随他(她)。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刑事处罚不够完善所致。由于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通常会依据行为人犯下的犯罪事实、情节以及行为后果来决定其是否对社会造成危害后果,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以无罪或轻微的罪名被起诉或被判刑,且一般案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情形下并不存在小案底。
三、从法律上看,是否存在“小案底”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在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规定的情况下,对其能否适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问题,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地方根据当地刑事案件数量、涉案人数及对当事人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提出不同的标准;有的地方则按照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程度、社会危害性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法律所规定犯罪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大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在我国目前刑事案件数量巨大的情况下,“小案底”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要从法律制度和立法设计方面对此加以分析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