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_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方法

许瑞林律师 2023.01.1237人收看
导读:
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混淆,因此应该严格区分“ 非法”与“ 瑕疵”的界限。瑕疵证据是指侦查人员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存在轻微违法情形,但通过做出合理解释或说明后,可以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两者都涉及到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非法证据的概念

“非法证据是指某一个或多个合法性要件的证据 , 包括证据内容、证据形式、调查收集证据的主体、程序或者方式与手段等不合法的证据。”

(一)非法证据是在表面上有着合法的外在形式的非法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严格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的规定,非法证据既包括非法的受刑事追诉者的供述、非法证人证言、非法被害人陈述,也包括非法的物证、书证。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种法定的证据形式就包括受刑事追诉者的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和物证书证这几种证据形式。可见,非法证据单从外在形式上看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二)非法证据在收集的程序、方式上严重违反法律规定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中规定以肉刑或变相肉刑的方式获取的供述应当排除、以威胁的方式获取的供述及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获取的供述应当排除等等。最高院《排除非法证据规程》中规定将“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具体解释为“采用非法搜查、扣押等违反法定程序的方法收集物证、书证”。可以看出,非法证据是具有严重的程序性违法的,其共性在于证据的不法收集行为和方式对重要的宪法性权利如人身权、住宅权等的侵犯性。

(三)非法证据主要发生在侦查阶段但不仅限于侦查阶段

非法证据的主要成因是侦查人员收集证据的违法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之一在于对侦查行为的规范,确保侦查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严格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也将强调重点放在了侦查阶段上,无论是从侦查终结前人民检察院的讯问合法性的核查,还是对人民检察院的审查逮捕工作中、审查起诉程序中发现违法取证的规定,都是针对如何将侦查过程中产生的非法证据加以排除的程序性规定。

(四)非法证据在排除上的程序全覆盖

“公安机关在侦查程序中,检察机关在公诉程序中,法院在审判程序中,均负有排除非法证据之义务。尽管学界对其合理性存在不同意见,但至少通说认为这是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大特色,因为西方各国惟有在审判阶段方有排除非法证据的问题。”《严格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规定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存在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从侦查程序直至审判程序都有规定,而其中审判程序的排除既包括一审和二审阶段的排除,也包括审判监督和死刑复核程序的排除。也就是说,针对非法证据的防火墙是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自侦查程序开始的每一个诉讼阶段一层层设立的,并无例外。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立法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规定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是美英法等国家。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规定和推行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1988年 11月,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在中国生效。从2010年开始,我国根据国际通行的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结合司法实践,由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修正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应当排除等规则。

2017年“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该规定较为全面地规定了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完善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相关程序,对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颁布的《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明确了排除非法证据的形式和方法,以及调查核实的程序等具体内容。

非法证据的种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法取证手段的种类越来越多,基于上述非法证据的概念,归纳出非法证据种类有以下三类:

(一)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如暴力、威胁、欺骗、引诱等

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急于找到破案线索或者被告人口供,从而使用上述手段迫使被讯问人作出有罪供述或提供相关证据。实践中暴力手段通常是指“殴打”“电击”“捆绑” 等侵犯公民健康权的手段。随着社会法治观念的增强,肉刑变得越来越少了,但使用变相肉刑获取证据的情况仍然较多,如:“疲劳审讯” “强光照射” “不让喝水” 等非法手段。威胁方法通常是指用行为或者语言让人屈服,从而被迫或者违背自己的意愿作出供词或者陈述。

(二)违反法定程序获得的证据

例如,搜查的时候没有搜查证或者证明文件,强闯居民住宅搜查物证、书证或其他种类的实物证据。

(三)未经合法授权进行监视、采样、电信监听等侦查手段获取证据

目前,我国技术侦查手段多用于处理重大、复杂的案件,如安装窃听器、监控等。有时会发生有关人员隐匿身份诱使他人犯罪情况等。实践中,非法取得证据的手段层出不穷,但非法取证无疑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严重侵犯。

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的区别

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混淆,因此应该严格区分“ 非法”与“ 瑕疵”的界限。瑕疵证据是指侦查人员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存在轻微违法情形,但通过做出合理解释或说明后,可以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两者都涉及到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一)违法的程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非法证据侵犯的是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宪法性权利,瑕疵证据虽违反的是程序性的规定,但属于轻微违法行为,未侵犯到宪法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可以在作出补正或者合理解释后继续使用。这也是辨别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最简单的方法。

(二)排除方式不同

对非法证据的排除可分为绝对排除和裁量排除。瑕疵证据属于附条件排除,只有经补正或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才可予以排除;反之,仍然具有证明力,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三)法庭的认定方式不同

法庭审理时,非法证据的认定有特别严格的审查程序。被告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后,法庭应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经审查能够使法官对其合法性产生怀疑的,应当启动专门的程序进行调查,无异议的,驳回申请。与此相反,对于有缺陷的证据,没有专门的调查程序,在法庭认定有缺陷后,侦查机关立即作出解释或者补正后就可以继续使用。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原则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该规则的适用亦呈现出其特有的原则,主要体现为:

(一)遏制刑讯原则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纵观这一规则的确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刑事诉讼法》一贯坚决反对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遏制刑讯逼供等严重违法取证行为一直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出发点,该规则正是力图从证据规则的层面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刑讯逼供难题。与此相适应, 在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上,也是首先排除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从司法实践的运行状况看,各部门也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主要集中在对通过刑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供述的排除;对于实物证据的排除尚未受到普遍关注。通过排除非法取得的供述,遏制刑讯的发生,是该规则适用的重点。

(二)强化职权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据此,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均有权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在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方式上,职权启动与诉权启动并用,在审前程序中更加侧重职权启动及职权作用的发挥,与其他法治国家主要依诉权启动的模式有较大不同。这是由于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力量较为薄弱,特别在审前程序中,律师的参与更少,权利亦受到较多的限制,在这一实然状态下,通过当事人及其律师的申请启动非法证据排除难度较大,故需要以职权部门的职权启动模式为主。

(三)尽早排除原则

由于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损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威信,故所获得的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得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对于非法证据,能在侦查阶段排除的,就不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 能在审查起诉阶段排除的,就不在审判阶段排除; 能在庭前会议排除的,就不在庭审阶段排除; 能在一审程序中排除的,就不要拖延至第二审程序。越早排除非法证据就可以越早发现及纠正程序违法行为,也就越有可能将非法证据排除在诉讼的轨道之外,避免其对案件的审理产生影响,进而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价值。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一)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

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隐私权应该得到尊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价值之一,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现了从最初的只追求惩罚犯罪上升到要兼顾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这是我国法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可以更好地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二)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维护司法公正,特别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程序公正要求:制约侦查和司法机关的权力,使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维护诉讼各方的合法权利,在诉讼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办案,使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得到公正的处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不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其中,程序不合法、纠错机制不健全最突出的是非法取证问题。以非法的方法取证违反了程序正义,排除相关证据可以维护程序公正; 另外,由于非法取证,特别是刑讯逼供,可能形成冤假错案,所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维护了实体公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只有在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实现。

(三)有利于规范司法行为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必须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忠实于事实真相”。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达到客观真实,这是我国证据制度对刑事诉讼证明的要求。因此,要依法规范司法行为,使公安司法机关严格依照程序办案,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其非法取证行为,努力做到收集到的每一个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的证据来源都正当合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天用建工律师-张嘉娱

    2025/5/30 18:24:08

    立即咨询
    团队开启"头脑风暴"模式!🤔 面对复杂案情,资深律师与新生力量围桌论道:从证据链梳理到法律适用边界,从诉讼策略优化到非诉解决路径,每一次思维碰撞都迸发智慧火花,每一个争议焦点都见证专业深耕。💡 攻坚克难不仅需要法律智慧,更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力量! 疑难案件没有标准答案,但永远有更优解。我们始终相信:专业研讨的温度,终将化作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力度!💪
  • 收集婚外情离婚证据的方法如下:1。一方主动承认遗憾、聊天记录、录音等。;2、信件、短信、电子邮件等。;3、单位处罚、邻居、同事、朋友、亲属证词等。
  • 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_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方法

    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_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方法

    内容: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混淆,因此应该严格区分“ 非法”与“ 瑕疵”的界限。瑕疵证据是指侦查人员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存在轻微违法情形,但通过做出合理解释或说明后,可以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两者都涉及到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2023.01.1237人收看
  • 北京大律学苑

    2025/5/6 19:01:39

    立即咨询
    【课程预告:老板破局产品的以心托塔和票据业务的一柱擎天】后天,也就4月14日,我与@票据刘(刘涛律师)将在北京大律云平台分享各自的产品和服务。 我的“老板如何破局”系列产品如同一座镇宝之塔,为企业和老板打通生存、发展和传承之任督二脉。故为托塔。 而@票据刘(刘涛律师)的票据产品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既可以一柱擎天,也可以变成一根针、捅破天,上至世界500强,下至个体工商户,只要有票据往来都可通吃。并且可以凭票据的七十二变化,让企业的现金流成为一条流淌的河流,通俗地讲就是:没钱的变有钱,钱少的变钱多,钱多的成为钱多多。 商业票据,如同海商海事中的提单一样,有其独特而古老的规则和底层逻辑,大部分律师和法官都一知半解的。所以在商业活动和司法实践中,律师的价值空间非常大,尤其是在为被告服务的过程中更见律师的作用。 当然,我的“老板如何破局”系列产品和服务,是基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龙脉,帮助企业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始终保持任督二脉的畅通无阻。用佛教语言来说,就是:法,非法,非非法。个中的玄机,皆在老板的一命二运三风水之中,岂敢不察! 借助《百万律师教练班》的东风,我们俩都乐意做对方的“王婆”——你卖我夸。来不?
  •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有: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负担提供证据的责任,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等。
  • 私闯民宅涉嫌何种犯罪?_非法闯入者打人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私闯民宅涉嫌何种犯罪?_非法闯入者打人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内容: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

    2022.12.0732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5/4/10 18:44:23

    立即咨询
    分享一些股权纠纷典型案例及法院裁判要旨 1. 美康生物股权纠纷案 案情:美康生物与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姚丹华因股权转让纠纷,历经多次审理,最终在2025年3月4日由宁波中院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姚丹华上诉。姚丹华需承担14万元案件受理费。 裁判要点:股权转让纠纷中,若受让方未按协议履行义务,转让方有权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执行情况可能影响公司利润。 2. 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出资瑕疵的股东转让股权,若受让方明知或应知瑕疵,仍需承担出资瑕疵责任。股权转让的本质是股东资格的转移,而非单纯出资义务的转移。 3.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需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生效。2016年后,负面清单以外的股权转让适用备案制,备案不再构成合同生效要件。 股权纠纷的常见类型 1.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争议 包括代签行为、隐瞒债务、侵犯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例如,转让方隐瞒目标公司债务,受让方可主张撤销合同。 2. 股权转让款支付纠纷 受让方未按约定支付转让款,转让方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违约金。例如,某仲裁案例中,受让方未支付第二笔转让款,被裁决支付840万元及50%违约金。 3. 出资瑕疵与责任承担 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仍需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4.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纠纷 隐名股东虽未登记,但可通过协议确认股东资格。例如,某案例中,法院依据《股权认购协议》确认隐名股东身份。 最新动态与司法实践 1.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 北京西城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股东抽逃出资、违法减资等行为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人公司财产混同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2. 仲裁案例中的违约金争议 某仲裁案例中,违约金约定为转让款的50%,仲裁庭综合考虑资金占用损失,支持了该约定。 建议与启示 1. 对转让方的建议 确保股权转让协议条款明确,避免隐瞒债务或出资瑕疵。 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保障自身权益。 2. 对受让方的建议 在受让股权前,进行尽职调查,核实目标公司债务及股权状况。 明确约定转让款支付方式及时间,避免纠纷。 3. 对债权人的建议 关注公司股东出资情况,发现抽逃出资或违法减资时,及时主张权利。
  • 中国证据规则的具体功能包括:保护当事人的人权;查明真相;提高诉讼效率等。《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排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收集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纠正或者合理解释。
  • 非法取得的证据可以当证据吗,非法取得的证据,该怎样处罚

    非法取得的证据可以当证据吗,非法取得的证据,该怎样处罚

    内容: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我国有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如果某样证据被认定为非法取得,则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我国有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如果某样证据被认定为非法取得,则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我国有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如果某样证据被认定为非法取得,则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我国有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如果某样证据被认定为非法取得,则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2023.12.19947人收看
  • 拖欠工程款怎么起诉

    2023/8/16 18:57:14

    立即咨询
    欠工程款耍赖不给怎么办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去个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并且注意做好录音工作,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 证据 ,有备无患。必要时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对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以阻断时效。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如果电话和函件效果不理想,就应该经常去对方公司上门催收,可能刚好哪天碰到老板心情好大笔一挥给你签字结款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应该积极主动上门。 3、 委托律师代为催收。 如果自己手段方法不凑效或者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 律师 处理,他们会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道帮你排忧解难。 4、委托正规合法的催债公司催收。 除了律师,现在也有一些靠专门收债的公司,不过找这种公司要注意找正规的公司,对其催收手段也应了解,如果是非法手段则不能委托。 5、向法院提起诉讼 ,提供担保冻结对方资产。 如果协商、催收函等各种方法都试过仍不凑效的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想掌握主动权,最好是提供相应的担保请求法院冻结对方相应的资产,以免赢了官司输了钱。
  • 非法经营的证据应当包括行为人没有合法经营权的证据、行为人有非法经营权的证据等。证据一般包括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非法经营是指未依法取得经营权而实施经营行为。
  • 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_婚姻财产分配法律知识

    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_婚姻财产分配法律知识

    内容:夫妻财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概念。民法典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主要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夫妻约定财产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分割、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等内容。

    2022.12.0231人收看
  •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2023/8/15 18:58:31

    立即咨询
    无证驾驶三轮车被撞责任划分: 1、根据各个地区规定的不同,三轮电动车不得载人。发现三轮电动车载2人(含电动车驾驶员2人)以上的,路面执勤民警将现场制止、纠正。核查驾驶员的驾驶资格、车辆来源,对驾驶员有涉嫌无驾驶资格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扣留车辆; 2、对扣留的车辆送交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如属机动车,对驾驶员无驾驶资格的,按照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其他机动车进行处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对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的处罚措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适用于哪种车辆的营运,但从该条例排除对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适用规定可知,其适用范围应当包括除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外的所有机动车辆。因此,草案规定,对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的非法营运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 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_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有哪些阶段

    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_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有哪些阶段

    内容: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应当排除。刑讯逼供是指采取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实践中,对于故意采取冻、饿、晒、烤、疲劳讯问等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亦属非法证据之列,应当予以排除。

    2022.12.2721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