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几种)
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继承权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又是公民依法享有对遗产及其他合法财产处分的权利。继承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取得财产的权利,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没有继承法。所以说继承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重要的法律关系。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要如何办理遗产继承手续。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宣告和遗赠扶养协议过户手续,然后才能领取遗产分割公证书和法院判决书。
公民死亡后应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由法定继承人或者遗嘱继承人进行分配遗产。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履行遗嘱,则由其他继承人来继承被遗赠人的遗产。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进行遗产分割公证,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而没有履行义务或履行了义务的继承人是没有继承权的。
1、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可以采取遗嘱、遗赠、法定等方式,具体方式有:
(1)遗嘱形式:指遗嘱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其本人真实意思表示而作出的对遗产的处分。继承法明确规定的遗嘱方式主要有两种。
(2)遗赠形式:指遗嘱人在其遗嘱中将自己死后的财产留给继承人或者遗赠给国家、集体。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遗赠、法定是指继承人根据法定继承或者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个人财产处理协议或赠与协议中约定将遗产中个人应得或共同应得部分分给他人和国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我国遗产继承的程序包括哪些?
我国遗产继承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步:被继承人死亡,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进行遗产分配。
第二步:如法定继承人没有分割遗产,则应先办理遗产继承公证,取得公证书后再进行分割。
第三步:如法定继承人有遗嘱,且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割财产。
第四步:如果不能办理公证,则按照法律规定或者遗嘱来处理。
第五步:如无遗嘱无效,则遗产按照实际使用价值分配。
3、被继承人死亡后,由谁来分配遗产?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但这不能对抗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公民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夫妻共同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没有约定可以按法定继承处理。在我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儿子理应比父亲更有继承权。但是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中,儿子在家庭中所占的地位日益下降甚至被忽视,这就使得儿子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逐渐减少。而国家、集体、法定继承人可以互相协商或者申请法院裁定进行遗产分割。
更多 #婚姻家庭 相关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怎样解除财产保全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要解除财产保全的,除非申请人撤销申请,或者被申请人提供 ...
2022.08.19 23:34:21
-
答
可以马上注销的,并没有时间限制,不收取费用,对个人没有影响。根据《个体 ...
-
答
法律规定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如果在合同当中没有约定的,按照双方实际损失 ...
-
答
合同金额与中标金额不一致一般会按单价合同执行,但是合同金额与中标金额不 ...
-
答
放弃中标,招标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第二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或者选 ...
-
答
双方协商后以书面形式认定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