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担责?

翁玉素律师 2023.02.07433人收看
导读:
)律师说法根据《民法典》第1212条并结合《民法典》第1213条的规定,在未经允许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所导致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且事故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在坚持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先进行赔偿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应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李某饮酒后未经其所在单位某公司允许而驾驶单位的面包车办理私人事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某公司未能尽到对车辆审慎保管注意义务,致使李某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法言俗语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其实就是未经允许驾驶机动车,主要表现为未经过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同意而驾驶机动车。这种未经他人允许而擅自驾驶机动车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例如,借临时保管他人机动车钥匙的机会而擅自将机动车开出后驾驶等。而在未经他人允许而擅自驾驶机动车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也是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并不是机动车的驾驶人,驾驶人是未经允许而擅自驾驶机动车的人。这种情况与《民法典》第1209条所规定的因租赁、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中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有类似之处,即都是出现了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但二者的区别则在于《民法典》第1209条所规定的租赁、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中,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对于机动车由其他人使用是知情和允许的;

而这里的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显然是未经他人允许而驾驶机动车,即他人对机动车使用人对机动车的使用并不存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当然在这种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由于也出现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机动车的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故在此情形下也同样涉及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应当如何承担的问题,具体也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以及机动车使用人这两方主体的责任承担问题。对此,《民法典》第1212条对这种擅自驾驶他人时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规定。

以案释法

李某饮酒后驾驶其单位某公司所有的面包车与张某相撞,造成张某死亡。交警部门认定李某驾驶面包车未安全驾驶并在发生事故后逃逸,负事故全部责任。肇事面包车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以及商业三者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张某的父母以李某、某公司、某保险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本次事故由李某承担全部责任,故此事故给张某父母造成的合理损失应由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限额内先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李某驾驶的事故车辆由某公司所有,某公司对该车辆负有保管和注意义务。李某在驾驶车辆离开单位前已经有饮酒情节,其出行目的也为聚餐饮酒,某公司未能尽到对车辆审慎保管的注意义务,致使李某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对于本次事故的发生亦负有一定的过错,应当对张某父母因此事故造成的合理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责任比例综合本案具体情况酌定为30%。

综上,对于交通事故受害方的损失,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侵权人即机动车使用人初某某承担赔偿责任。李某饮酒后未经其所在单位某公司允许而驾驶单位的面包车办理私人事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某公司未能尽到对车辆审慎保管注意义务,致使李某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张某某、冯某某诉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顺义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详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6)京03民终4360号民事判决书。)

律师说法

根据《民法典》第1212条并结合《民法典》第1213条的规定,在未经允许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所导致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且事故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在坚持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先进行赔偿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应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对于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而言,如果其对损害的发生并没有过错的,则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部分对此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另有规定主要是指《民法典》第1215条所规定的机动车被盗抢的情形。也就是说,对于这种未经允许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所导致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机动车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其侵权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同样是由机动车使用人在保险赔偿之外直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除此之外,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而言,根据其对于交通事故损害发生的过错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当然机动车被盗抢的情形下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则一律不承担赔偿责任。

从上述法律适用的基本指引中不难看出,未经允许擅自驾驶情形下的责任承担与租赁、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类似,但在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认定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对于这种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而言,除一般情形外,还存在擅自驾驶人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工作人员这一特殊情形下的责任承担问题。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1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情形下的机动车驾驶人要对受害人直接进行侵权赔偿。在未经允许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的情形下,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机动车使用人不一致,这一点与租赁、借用机动车情形下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相同的。

所以说对于作为机动车使用人的擅自驾驶人而言,

首先,其作为造成交通事故损害的直接侵权人,显然应根据“谁侵权,谁赔偿”的侵权责任承担的一般法律原则而直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其次,从对机动车运行这一危险来源的开启和控制角度来看,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是在未经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允许的情况下开启了机动车运行这一高度危险作业的来源,并在事实上让机动车脱离了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控制和支配,从而让自己在事实上对机动车运行进行控制和支配,其后果当然应由其自负。

再次,从机动车运行时的利益获取来看,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情形下机动车运行利益的获取者显然不是其所有人或管理人,而是擅自驾驶人,其运行利益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利益,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利益,如锻炼驾车技术或更快速地到达某个地方等。

最后,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看,根据《民法典》第1209条的规定,既然租赁、借用等基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意思而使用机动车情形下机动车使用人都需要承担直接赔偿责任,那么未经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允许擅自驾驶这种更为严重的情形显然更应由机动车使用人即擅自驾驶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2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要根据其对于交通事故损害发生的过错对受害人进行相应的侵权赔偿。在因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机动车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下,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对于机动车由其他人使用并不存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的侵权赔偿问题不负任何责任。因为在未经允许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情形下,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对机动车的保管和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注意义务。

即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对其机动车的保管或管理存在一定的疏忽从而造成擅自驾驶人有机可乘,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那么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过错的,其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如上述案例中机动车所有人在保险赔偿外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了30%的赔偿责任。当然这种擅自驾驶情形下对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过错如何认定的标准与租赁、借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情形下还是有所不同的。在租赁、借用情形下,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思将机动车交付给他人使用,其应当预见到机动车由他人驾驶有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其过错主要表现为在未对承租人、借用人是否具有相应驾驶资质和能力以及车况是否符合上路行驶条件等影响机动车安全行驶的因素进行注意性的审查。

但在未经允许擅自驾驶的情况下,由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对擅自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并不存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其不可能预见到机动车何时会上路行驶,也无法对驾驶人进行选择,故其过错内容与租赁、借用情形下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过错内容不同,主要应在于未对机动车进行妥善的保管或管理从而间接导致了擅自驾驶情形的发生。例如,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停在其视线范围之外后离开机动车但未锁车,导致机动车被他人擅自驾驶的,那么机动车所有人显然对机动车的管理有所疏忽而存在过错。

3

擅自驾驶人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赔偿责任要进行区分。擅自驾驶人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其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存在雇佣关系或是劳动关系,但简言之其系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员工。此时擅自驾驶人作为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员工擅自驾驶雇主或单位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也同样属于未经允许擅自驾驶的情形。不过在责任承担上应当区分员工擅自驾驶机动车是执行工作任务还是办理私人事务,也就是要区分是“公车公用”还是“公车私用”。

如果是“公车公用”,那么无论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根据《民法典》第1191条第1款和第1192条第1款的规定,均应当首先由雇主或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如果是“公车私用”,那么这种情形下的擅自驾驶显然与驾驶人的工作无关,如上述案例中擅自驾驶人李某擅自驾驶单位机动车是为了参加私人的饮酒聚餐,这明显与其工作无关。这种情形下显然就应当根据《民法典》第1212条的规定来认定擅自驾驶人和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各自的责任。其中对于擅自驾驶人来说其应当作为直接责任人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来说,其主要具有对其机动车进行妥善保管的注意义务,其如果未尽到这种义务造成其机动车被其员工擅自开出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其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管理过错,要根据其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例如,上述案例中擅自驾驶人李某所在单位就未能尽到对车辆审慎保管的注意义务,致使李某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对于本次事故的发生亦负有一定的过错,应当对受害方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责任比例由法院综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为30%。

《民法典》条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 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许瑞林

    2025/4/10 8:30:41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具体赔偿金额怎么算?要注意哪些呢?交通事故涉及赔偿项目有十几项,其中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是比较容易出现争议的部分,咱们可以选择建立机构作为一个三期鉴定,确定具体的赔偿天数,依次计算具体的赔偿金额。在这里要留意啊,赔偿金额的计算也是很复杂的,而且也很重要,赔偿项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赔偿金额也不同,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士帮您计算含赔偿也是有技巧的,具体可以后台留言。

  • 律师回复中...
  • 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担责?

    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担责?

    内容:)律师说法根据《民法典》第1212条并结合《民法典》第1213条的规定,在未经允许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所导致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且事故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在坚持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先进行赔偿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应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李某饮酒后未经其所在单位某公司允许而驾驶单位的面包车办理私人事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某公司未能尽到对车辆审慎保管注意义务,致使李某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023.02.07433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9 14:20:29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哪些项目必须赔?发生交通事故,无论伤情是否严重,是否能评上伤残,下面6项都是必赔的,收藏好,避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第一,医疗费,第二,因伤导致的误工费,第三,因伤需要人照顾导致的护理费,第四,按医嘱加强营养所产生的营养费,第5,需要复查时产生的后续治疗费。当然,后续治疗费如果实际发生了,就直接按照医疗费合并。第6呢,因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后台留言咨询。

  • 中国法律规定,三辆无车辆、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交警部门应当划分事故当事人的责任。事故责任划分后,当事人应当按照过错责任的比例分担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驾驶也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 机动车驾驶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

    机动车驾驶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

    内容:法律客观: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吊销驾驶证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__法律主观:一、机动车交通事故逃逸怎样处理(一)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024.01.29869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9 7:13:57

    立即咨询

    有粉丝问,河北男孩骑行被碾压头部致死,保险公司栽培吗?这种情况首先要看责任划分,只有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才会产出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才会理赔。机动车三者险属于责任险,无责任往往不予理赔。但考虑到机动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大众交通意识还不太强,完全由机动车一方或者另一方承担全责也不公允。所以有交强险,只要发生交通事故,承保了交强险的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的赔强限额内先行赔付。

  • 盗窃他人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由盗窃者承担责任。根据规定,盗窃、抢劫、抢劫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劫人承担赔偿责任。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劫人与机动车用户不同,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劫人与机动车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 旅游车发生交通事故何人承担责任

    旅游车发生交通事故何人承担责任

    内容: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二、车在自己名下别人撞死人怎么办车在自己名下,但是别人撞死人的赔偿责任具体如下:1、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2024.03.07374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8 19:36:10

    立即咨询

    有朋友问我,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到底怎么赔偿最划算呢?这个问题呢是这样的,有些支持双赔的省份,那你就不用考虑了,既能调到交通事故的赔偿,也能走工伤的赔偿。第二呢,不支持双赔的省份呢,我建议你直接走工伤的赔偿,不要走交通事故的赔偿了,尤其是你有社保的情况下,原因有三点,第一呢,社保基金不会没钱,交通事故呢,就算你赢了,对方没钱也白搭。第二呢,交通事故呢,还要看责任,如果你有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是不能全额赔偿的,而工伤赔偿是全额赔偿。第三呢,交通事故的评摊标准很高,你不一定能评得伤残,而工伤的平摊等级标准呢就很低,一般都很容易评上伤残,能不能评上伤残,是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钱的,如果你不懂,选择错了赔偿方式,也会吃亏很多。

  • 机动车驾驶员和车主不是同一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坏的,由机动车用户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车主和管理人对损坏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驾驶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_驾驶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担责

    驾驶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_驾驶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担责

    内容:如果是亲朋友间的借车按照法律规定是车主承担责任,如果是代驾出事故应该是代价的责任。

    2022.10.03310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8 9:57:16

    立即咨询
    代驾司机驾车撞人,谁来担责? 2020年11月的一天晚上,马某赴宴饮酒后欲回家,因是开车来的,其便登陆某科技公司运营的出行小程序中的“代驾”板块发出订单,过了不久由某人力公司管理的代驾员赵某接单并赶来,按照订单路线送马某回家。 不料,车辆刚行驶到通州区某路段时,正遇胡某和朋友共三人横过道路,赵某刹车不及将胡某和朋友撞倒,造成车辆损坏,胡某等三人均受伤。 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赵某为全部责任,胡某等三人均为无责任。胡某伤情经过鉴定为轻度智能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极重度受限符合七级伤残;右上肢肌力IV级符合八级伤残;开颅术后符合十级伤残(综合赔偿指数50%)。 事发后胡某找到车辆使用人马某、代驾员赵某、出行小程序的运营方某科技公司、代驾平台的服务提供方亦即赵某的雇佣单位某人力公司、车辆三者险的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后胡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科技公司、某人力公司、赵某、马某、某保险公司共同赔偿各项损失1187976.1元。 庭审中,某科技公司辩称自己仅是代驾交易平台的经营者,为用户和服务方提供信息服务,劳务公司为代驾服务提供方,根据相关规定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和规定。因此,某人力公司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答辩人仅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并非适格被告,亦非侵权人,不承担责任。 某保险公司辩称愿意在保险限额内赔偿,但是本次事故伤者较多,共用保险限额。某人力公司辩称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司机赵某系职务行为,针对超出保险范围外,应由司机赵某承担的赔偿责任答辩人愿意承担。赵某、马某表示由法院依法处理。 法院审理 本案审理过程中,双方对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险和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赔偿金额并无异议,但是对于谁是超出保险理赔限额之外的赔偿责任主体、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经营者某科技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存在争议。 本案中某人力公司一方面作为平台内代驾服务的提供方应当承担服务提供者的民事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代驾司机赵某的雇佣单位,亦应当承担雇主责任。而关于某科技公司的责任认定,其作为某出行交易平台中为用户和服务方提供代驾信息服务的主体,主要起到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具有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进行审核的义务,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代驾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况下需要与某人力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在本案中,代驾司机赵某所持驾驶证合法有效,且未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不宜驾驶情况,代驾司机于事故发生之前亦处于平稳驾驶环境,故无证据证明某科技公司未尽到审核义务,某科技公司也无法预知事故的发生,故某科技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担法律责任。 综上,原告因本次事故造成的合理损失,应由赵某的用人单位也即平台内代驾服务提供方被告某人力公司赔偿。故某人力公司及肇事车辆保险公司应当对原告的合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通州法院判决原告保险限额之外的合理损失费用由某人力公司承担,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判决做出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本案现已生效。
  • 黑车出交通事故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黑车出交通事故怎么判就要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来分析,可能是民事纠纷案件,也有可能是刑事案件,因此在判罚上也不一样。不过交通事故通常情况下只是民事纠纷,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涉嫌交通肇事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 找代驾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损,谁应担责?

    找代驾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损,谁应担责?

    内容:代驾公司提供的有偿服务、收取对价的行为,与亲友之间的无偿借用不同,其以营利为目的,属于经营行为,应由经营者自担经营风险,建议代驾公司通过另行购买相应保险如代驾责任险予以分摊、获得保障。同时,代驾公司应加强对代驾司机资质的严格审查,约束代驾司机行为,积极促进代驾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4.04.18766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