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2023

导读:
最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2023年最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让你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保护好自己。在劳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于劳动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很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会选择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受害人身体和生活能力进行伤残鉴定。那么,最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呢?
1、伤残等级
a、一级伤残:面部、颈部瘢痕明显,影响容貌,不能戴首饰等。
d、四级伤残:面部外伤致瘢痕明显或影响外观无法化妆,经整形术治疗后效果欠佳。
2、伤残程度评定
(一)伤残程度评定:根据损伤后残程度和所处功能状态,对伤残程度进行分级,伤残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
3、生活自理能力评定
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是指评定人员对被鉴定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所应承担的责任。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判断标准、辅助器具费用负担标准等。对于部分或全部不能自理的患者,如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可以评定为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由鉴定人员根据患者本人意愿进行。其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与医疗机构的意见相一致。
4、护理依赖情况鉴定
护理依赖是指因残疾或受伤致残,而丧失或部分丧失护理能力的现象。护理依赖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常涉及的一个法律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18号)第二十六条规定,发生护理依赖后,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应当承担的护理责任,由侵权人依法予以赔偿。但对不构成残疾或伤残等级低于十级的,其护理依赖程度一般不应超过八年。
5、精神损害程度鉴定
精神损害鉴定标准是针对各种类型的侵权行为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对于受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确定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
(一)受害人因伤致残或者死亡,其生活上受到严重影响,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生活来源的;
(二)受害人因伤致残又有其他加重因素需要鉴定精神损害程度的;
(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认受害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伤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致人死亡或者重伤、致人伤残但不构成犯罪或伤残等级较低,但因故意伤害或过失致人重伤、致残、致死后果明显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造成的死亡或者重伤后果显著轻微并依法应当免除赔偿责任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