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

导读:
酒驾肇事逃逸会怎样处罚
【案例一】2013年4月2日12时,李某酒后驾驶自己的白色捷达轿车从某饭店出发,沿文昌西路由北向南行驶。当行驶到文昌西路与文昌西路路口时,李某为逃避交通事故责任,在驾驶过程中撞到了路边的隔离护栏后逃逸。后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案例二】2013年4月2日9时30分许,周某驾驶自己的无牌红色轿车在从某饭店出发去某派出所时,撞到了路边的灯杆上,后周某又撞到了路边的灯杆和绿化树木。事故发生后,周某为逃避责任,选择逃逸。次日9时许,周某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获。
【案例三】2013年3月15日6时许,马某驾驶自己的无牌黑色摩托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某街道路口时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民警通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后认定,马某承担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黄某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被处以行政拘留三日并罚款2000元的处罚。
1.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133条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行政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车辆驾驶人严重注意、安全防护、紧急制动、警告标志、灯光等规定的;(六)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的。”
3.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之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难以追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当事人请求赔偿的,应当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肇事车辆有投保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保险公司不承担。
随着汽车交通发达,一些交通肇事者在没有被抓住的情况下逃逸,其中有很多是酒驾肇事逃逸。
酒驾肇事逃逸是指酒驾者发生肇事后逃逸,或者因无法控制而因肇事逃逸,而被暂时释放的行为。鉴于此类驾驶行为的严重后果,《道路交通安全法》采取积极措施,将此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并作出相应的惩罚。
如果一个人发生了酒驾肇事事故,而又以逃逸方式逃逸,他就可以被判处拘役三个月至三年,处以罚金罚款,或者并处以拘役。此外,司法行政机关及时通知当事人支付损失费用,并有可能被交通管理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在许多地方,醉酒驾车也被认为是一种酒驾肇事逃逸。当事人在醉酒驾车时致他人伤害,并且逃逸,除了处罚以上惩罚措施外,还将处以拘役六个月到一年,或者并处以罚金罚款,适当时,可以对五年内不得驾驶任何机动车进行惩罚。
因此,酒驾肇事者不但应当及时处理事故,而且在肇事后一定要报警,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以免受到法律的惩罚。
酒驾肇事是近年来发生次数最多的驾驶行为之一,其后果可谓惨不忍睹。凡驾车受酒精影响引发交通事故,均属于酒驾肇事行为,其违法性已被全面认定。不只会影响公共安全,还会伤害交通参与者或行驶旁路的个人和财产安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酒驾违法者将适用一定的有关处罚,不仅包括罚款和填写检查表,还包括暂扣机动车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及进行宣传教育以促使驾驶人改正错误行为。根据认定的罪名和所造成的后果,对于违反交通安全法的酒驾违法者,有些地方会以负面分值或者吊销驾驶证处罚,这种处罚也决不能减轻违法者潜在的后果。
另外,酒驾逃逸也会触犯我国的《刑法》。若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刑法》的交通肇事罪,构成犯罪的,实行刑事处罚,相应的有拘役、有期徒刑甚至判处无期徒刑。根据情节的严重性,必要的时候,还会对违法者实施紧急审查,逮捕该违法者,当事人被定罪后,有可能由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如拍卖标的物进行赔偿,甚至把该违法者送进监狱。
酒驾肇事这种行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必须对其予以严厉打击,切不可任由其逃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