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劳务派遣几年后转为正式工_员工在公司上班满10年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6来源:律总管295人收看
导读:
劳务派遣工,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它是指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然后由劳务公司派到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方式。由于劳务派遣工做的大多从事的都是辅助类的工作,福利待遇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编制不足,从而导致用工量不足的问题,所以这种用工方式在广大企业中普遍受到欢迎。

你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又被他派到别的单位干活。举个例子,你是个建筑技工,被建筑公司派到省公安厅盖楼,因为工程巨大,楼盖了十年,你问能不能转成省公安厅的正式工。明白了?

转正和转成有编制的不是同一种概念,有编制的可以是事业编,也可以是行政编。而企业并没有编制这种说法。对企业来讲,他不吃财政这碗饭,他所谓的转正,并不是指编制,而是指直签。

为此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我具体分析一下。

01.用工单位为什么不愿意自己招聘而选择劳务派遣。

首先避免精力不足:选择劳务派遣是因为用工单位不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在人员的招聘与日常人员的考核、管理上,进而能够把更多的主要精力放在公司的业务经营、企业发展上。

其次规避劳资风险:但凡涉及劳动用工,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劳资风险,人员工作能力的考核与评估等。而选择劳务派遣,这些用工单位都可以省掉了。当出现人员不能胜任工作,不服从单位管理等,只要通知劳务派遣单位随时都可以更换,自己并不会因此产生其它额外成本,也不会因为担上劳资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

再次并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用工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用工需要,灵活的要求劳务派遣单位进行人员的补充,当取消或者变更时,可以进行人员的更换或变动,这样做的一切都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劳资纠纷与其它用我风险,都由劳务派遣单位在善后。

为此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一直是很多大型企业钟爱的用工方式,虽说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用工成本,但是会省掉很多麻烦,这也是为什么劳务派遣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02.用工单位看中的人想转正也是困难重重。

1)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过程中,也有可能看中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过来的某位“临时工”,但是因为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有协议约定在先,用工单位原则上是不能擅自挖走劳务派遣单位派遣过来的人员,为此如果用工单位有违约行为,是会承担约定赔偿责任的。

2)用工单位不会只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矩,如果用工单位要挖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会影响与其它劳务派遣公司的合作口碑,这无形中是在破坏劳务派遣公司的利益,原则上在行业中是不会被允许的。

03.那么劳动派遣员工是否就真的一点转正的机会都没有呢?具我了解还是有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题主工作能力被用工单位领导看中,用工单位愿意为此与派遣单位协商。

这样的机率太小太小,但也是一种可能性。毕竟规则都需要大家来维护,为此如果题主能力强大到足够用工单位去主动协商,而劳务公司又不可能因为一人的去留,影响彼此多年的合作关系的前提下,那以派遣公司会同意该员工转入用工单位。

2).用工单位对外招聘,题主凭自己的工作能力应聘成功。

题主在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后因用工单位自己向社会招聘人才时,题主自行前往面试最后应聘成功。

除开上述原因外,题主无论在用工单位工作多少年,劳务派遣人员都不可能转成有编制的人员。

劳务派遣本身就是为了钻劳动法的空子,按法律规定,你在这个单位工作满一定时间,就应享受和这个单位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比如你到了国家机关,而又工作满规定时间,你应按公务员或至少事业编待遇,但按规定必须有空编,并按程序考录,这就催生了劳务派遣,所以至少暂时不可能在转正一说,当然,一些不需要考录有招工自主权的单位是有可能的。

劳务派遣工,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它是指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然后由劳务公司派到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方式。由于劳务派遣工做的大多从事的都是辅助类的工作,福利待遇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编制不足,从而导致用工量不足的问题,所以这种用工方式在广大企业中普遍受到欢迎。

关于劳务派遣工能不能转正,或者是说能不能获得编制,现在看来在有一些企业里面,对于一些业务能力比较突出的劳务派遣工,也有转正的这种情况,但是比较少。我个人认为作为劳动者,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使自己成为那个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对于那些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的劳务派遣工,他们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在了企业,这个时候如果失业的话,年龄也已经很大了,出去也不好找工作,其实在一个企业干上10年以上的劳务派遣工是很少的,这一少部分人很可能已经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他们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已经不亚于正式员工,对于这部分人,企业应该更加人性化的制定一些相关的考核制度,对他们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纳入正式编制或者签订正式合同。这样一来,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办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