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转正式工规定_劳务派遣转正式工试用期

导读:
1. 什么是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用人单位只是支付费用,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保障劳务派遣工。按照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负责在用工期间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指导、培训,支付与岗位正式职工相同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 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等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有以下情形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工建立劳动关系。
1、在非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
2、使用未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被派遣职工的;
3、使用合同期满的被派遣职工逾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其所属单位出资或合伙成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派遣职工的。 一旦派遣工和用人单位直接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该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工也就转为正式工了。
3. 是否有转正的可能
除了法律的规定以外,我认为个人能力特别突出的劳务派遣者是有很大机会转为正式员工的。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重要的自身要努力奋斗,就是不能转为正式员工,跳槽到其他单位也是很有优势的。
专注于每个回答,认真做每篇文章,喜欢我的答案么,更多精彩请关注@职场娱乐由你分享
劳务派遣员工是有机会转为正式工的,也就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务合同,但这个几率确实是挺低的。
首先,劳务派遣的性质了转正的困难程度。
劳务派遣员工的“三性”即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这个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单位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工作,在工作不容易做出业绩来。
比如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员工主要从事保洁和保安,就算他们的工作业绩再好,领导也不会同意给他们转正。
因为他们的工作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创造的效益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其次,劳务派遣的用工优势,使用人单位不愿意为他们转正。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优势很明显:可以降低招工费用,可以降低使用和管理成本,用人方式灵活机动,规避了很多劳动争议等等。
单位也是利已主义者,在保证创造效益的前提下,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如果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用人方式就能满足生产需求,他们是不会更进一步的考虑到员工的利益,主动为他们转正。
第三,虽然机会很渺茫,但还是存在这样的机会的。
我们单位在新人的人事管理规定就明确指出,如果单位有招录人员的需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派遣员工。
在我身边,也有着通过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工,因为表现出色,而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的。
有能力的人,如锥处囊中,早晚都会有出头之日,一是看你有没有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和才华,二是看单位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先具备才华,再等待机会,劳务派遣员工也是有出头之日的。
基本上没有可能,除非改变身份。
1、劳务派遣工签定的劳动合同主体不是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定的劳务合同,用人单位只是支付费用,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保障劳务派遣工。按照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负责在用工期间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指导、培训,支付与岗位正式职工相同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虽然规定如此,可是实际上,劳务派遣工的薪酬与正式职工想去甚远。而且劳务派遣工的社保措施和善后事宜,全部由劳务派遣公司承担,与用人单位没有关系。
2、临时工不可能转为正式职工。行政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国企也是如此,即使是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的合同工、临时工,如果想成为正式职工,只有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和社会其他人员一样参加该单位公开的招考,除此途径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更何况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劳务派遣工。因此,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单位,除过私企,劳务派遣工想成为正式工,只有招考一途,别无它法。
3、即使工作年限长,成为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劳务派遣工也只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并不是用人单位的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工,和用人单位没有固定工作关系,不管是继续工作,或者因故被辞退,获利的赔偿权力只能向劳务派遣公司主张,和用人单位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劳务派遣公司每隔两三年改变劳务派遣工服务单位、改签劳务合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个能不能转成正式工主要还是看公司的一个实际情况:
本人在人事方面做得也蛮久了,经历的有2家公司和劳务派遣有合作的,且两家公司都是主要靠劳务派遣来招人的,内部招人的力度比较小,但是还是有,主要是通过内部员工推荐过来的。第一家公司:首先说明一点,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所有都是和内部员工一样,社保也是公司交的,劳务派遣的人只需要把人招进来即可,按人头一次性给劳务派遣人员费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派遣员工来说,和正式工没什么区别,所以也不存在转或者不转的情况。第二家公司就不一样了,属于比较小点的私企,所以总是会按着公司利益最大化来确定合作模式,公司与派遣公司合作,派遣人员负责按公司要求把一定人数带到公司面试,面试合格才录取,员工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社保也归派遣公司缴纳,住宿和内部员工一样,不过内部人员工资按计件算,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为计时,公司销量多的时候,计件和计时相差不大,但是偶尔也有淡季,遇到淡季的话计时会不划算,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派遣员工申请转为正式的,公司有规定是可以转的,但是必须入职满6个月才可申请,未满6个月申请是会被驳回的。
劳务派遣工当然是有机会转正的,不过这个是要看具体单位情况的。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就不要抱有转正的想法了。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要求是逢进必考,除了引进生、选调生、转业军人以外,基本在编人员都是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的。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不管是劳务派遣形式还是直接与单位签订合同的形式,都没有渠道直接转为正式在编人员。
而对于企业中的派遣员工,则是存在一定的机会转正。
小雷曾经所在的企业,在2010年以后连续3年在全省组织了派遣员工转正考试,通过笔试、面试筛选出优秀的员工,由劳务派遣性质转为直接和省公司签约,所有的待遇也都是和校园招聘的正式员工一样。当然,这种转正的名额并不多,一个地市一年才10个左右,所以想要成功转正是非常困难的。
而在2014年,国家印发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要求所有单位派遣人员的数量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并给予2年时间整改。对于很多的企业而言,它们的派遣人员比例远超这个数字,因此一些企业开始了大规模转正。不过这次转正和之前的转正就不太一样了,转正以后是和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待遇相比省招人员会更差一些,但是毕竟算是企业的员工了。
不过从2016年开始,当企业派遣人员的比例下降至10%后,企业就再也没有进行过转正考试了。但是对于派遣人员而言,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成为正式员工,就是通过参加企业举行的社会招聘,这种招聘面向的就是全社会人员了,不过对于内部员工一般也是会有一定倾斜的。
所以说,企业中的派遣人员转正的机会还是有的,只是要把握住也不容易,关系与能力都是需要的!
劳务派遣实际上是劳,企合谋,给劳动者设下的陷阱和圈套。劳务派遣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签定合同;一般企业都不给派遣者办理养老保险,有些企业像征性发一点养老补贴,让你自己办理养老保险;性质就属于为企业解决的短期用工,拾遗补缺的用工形式;为企业逃避给用工者交纳劳动养老保险的则任;当老动者派遣合同期满后;企业有权辞退用工人员(一般都是两至五年合同),然后须要时继续招聘派遣劳务人员;即就是长期合同也不超过十年,因为国家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工作十年后,企业没有正当理由,不能随意辞退。所以有些企业就钻了劳务派遣的空子,打擦边球。劳务派遣的职工有转为正式工的,但是为数很少,除非你工作特别优秀,一般情况下,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多数劳务派遣人员是很难转为正式工的,所以,求职者,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了解劳动法的精神,慎重选择。
这个得看你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总体来说,只要你够优秀,一切皆有可能。
首先,人社部在2012年新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重新做了修订:就是所有企业单位劳务派遣的用工人数不得超过单位员工总数的10%,但政府机构后勤及辅助人员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的不受此用工比例的限制,但如果你愿意留在政府机关做个辅助人员,对不起,你转正的几率基本就很少了,除非你通过公开招考,考上公务员或事业编。由此原好多央企、国有企业、银行等使用派遣员工较多的企业,在派遣员工合同到期后,将部分比较优秀的员工全部转成了公司正式合同制员工。民营企业也有这样做的。
其次,就我个人理解,只要能进入你想入职的公司,无论你刚进单位时采用何种用工方式,首要的是把自己工作做好,有了良好的工作业绩,老板不要你是他的损失。提薪升职,自然是水到渠成,何愁你还是派遣吗?
总之,现在劳务派遣已经不在成为我国主流的用工形式。
有一句名言,可以形容劳务工转正的问题。劳务工就像窗外的麻雀,屋里再温暖,玻璃再透明,但麻雀飞不进来。明白了,前途很明亮,但有一层玻璃相隔。
第一,劳务派遣制员工的定义是什么?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原来是为了解决国企用工矛盾所产生的特殊过渡性的措施。原来国企执行定员定编定资的制度,就是用多少正式工发多少工资,是由上级国资部门管理的。国企需要增加员工,但是国资不给定员和工资怎么办?国企就招聘劳务工,不走定员,也不走工资总额。
什么意思呢?就是国企用劳务工,找一个劳务公司,帮国企招人,不占国企的定员,也不走工资总额。劳务工是劳务公司的人,工资走的是劳务费。所以,上级国资就不管了。
明白了吗?劳务工与国企没有任何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
第二,劳务派遣工能不能转正?
原来,国企招劳务派遣工,目的是过渡性的,干满几年,表现优秀,有定员之后,就可以转成正式工了。但是,现在,这扇大门已经关上了。因为国企尝到了甜味。
国企发现用劳务工,太省钱了,太省力了,太省心了。为什么要把他们转正呢?劳务工的薪酬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左右,做着那些正式工不愿意做的又脏又累的工作,多好!想辞退时,给劳务公司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多省心啊!
但是,也有一些大型国企,给劳务工留了一点门缝。比如,规定劳务工在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可以奖励转为正式工。比如,规定劳务工获得什么荣誉称号,可以转为正式工。但是,这个门缝很窄很窄,能进去的人很好,还多被关系户挤占了。
第三,劳务派遣工以后怎么办?
2016年上级发了通知,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制用工,要求企业用劳务工只能用10%,且只能安排在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的岗位上。你看明白了吗?
劳务派遣工只能安排在可替代的岗位,你说你还指望能转为正式工吗?门缝,可能还有,但是很窄很窄。
答;事业国企编外(劳务派遣)有可能转正三点。
一:首先要你的能力好,我这里讲的好必须做到为人好,勤劳好,同事之间要好。
二:要有分管领导认可你好。
三:分管领导认可你好后,还要推荐给大领导讲你好。(如果这个分管领导要退休打圆场话,整天在众编外人员表扬说你好,而没有再推荐那也是〇。
四:有上三条后,再说也要多找时间学习充电,因为逢进必考,有领导跟你设岗位也要你自己争气努力进入。(关健时刻,你痿了也就只能怪你自己啰[捂脸][捂脸][捂脸]
劳务派遣工只要表现好,懂技术会管理也可以转为正式工,现在的正式工,就是单位给你交五险一金。想找铁饭碗是没有了。
作为有近十年人事工作经验的老鸟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不过站在我的角度来说,题目的这种表述是存在问题的。
劳务派遣就是劳务派遣,正式员工就是正式员工,是不可能存在“转”与“不转”的情况。下面我具体展开说明。
01 派遣工和正式工的合同主体是不同的
劳务派遣是员工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签署劳动合同。再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派遣到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一种用工形式。
因此,劳务派遣涉及到三个主体,分别是劳动者、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和中介机构属于劳动合同,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属于派遣协议。
而正式工是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就是法定责任对象和用工单位是同一个主体。
所以从派遣工转为正式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法定对象是不同的,并不存在转移一说。
所谓的转移,不过是用人单位觉得你合适,把你招为了正式员工而已。也就是和三方中介解除劳动合同,再和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相当于辞职换了份工作。
02 自己优秀才有机会“转正”
并不是所有岗位都有机会转为正式职工。企业之所以选择外包,就是想要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所以想要成为正式职工,那么在派遣期间就必须要表现出相应的能力,让用人单位觉得为你买单是值得的。
从自身情况来说,首先能力要出众。企业当真要从派遣工找人转为正式工,名额无疑是非常少的。
一般情况下,对派遣员工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比不上自己挑选员工的标准。因此,表现出众是首要因素。
其次,学历方面最好也有一定的高度。像我们公司从派遣员工转为正式员工的寥寥无几,并且对他们的学历要求和内部员工是一样的。
很多人能力确实OK,但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也只好放弃。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自己错失了这个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学历就OK,或许就可以找到更好的,而不至于到三方派遣公司上班。
03 技术工种派遣相对容易“转正”
一般企业需要派遣职工,说明该种类的职工需求数量比较大。大规模的员工需求相对层次较低。
那么对于一般员工来说,转正机会是少之又少。尤其对于普通岗位员工来说。
但如果自己是技术工种被派遣,那么几率相对较高。比如像现在的互联网派遣公司,他们的转正机会,会比车间人员的转正机会高很多。
所以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对行业做一些区分。容易从派遣工转为正式工的可以考虑派遣公司,但如果转正机会渺茫,还是尽量不要考虑。
这是因为派遣企业整体的薪资福利相对较低。并且由于是派遣工,用人单位对其的关心严重不足。可能会产生某些心理上的不舒服,影响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总结一下就是:
1、派遣工转正,实际上是离职再入职的一个过程
2、自己优秀才是获取“转正”机会的根本
3、在择业上,尽量选择正式岗工作,派遣工慎重考虑
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工的概率极低。
很多派遣公司告诉你,你可以先按照派遣工的名义进去,等后期可以转为正式工。其实这是派遣公司美丽的谎言。他们这样说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想吸引你加入他们公司。劳务派遣之所以难以转正,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企业需要派遣工的岗位一直都是边缘岗位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把大量的基础岗位转为派遣工,这些岗位,对公司来说,往往不是重要的岗位。
对企业来说,他们没有必要把派遣工转为正式工。
所以,因此,他们是不会想着把这些人转为自己公司的正式员工的。
需要花费大量成本
因为派遣工是派遣公司安排过来的,且派遣公司是希望他们能够赚钱的。所以,如果企业要把这些派遣工变成自己的员工,是需要跟派遣公司沟通的。即使派遣公司同意了,他们也是需要收费的。比如一个人员几百块。
对企业来说,即使他们有看中派遣工,也不会大量要,因为需要花费大量成本。
企业大多会自己招聘
对于企业来说,正式工的要求一般比较高。对于派遣工的招聘,企业的要求一般比较低,只要基本符合要求,企业都回放过。但是,如果是企业正式工,则面试流程就会比较繁琐,要求比较高。
所以,企业即使看上了一些派遣工,要求也会比较高。但是,他们大多不会从派遣工种招聘,而是自己到市面上去寻找。
综上所述,派遣工能够转为正式的人数,极少!
如果你想做正式工,建议你自己通过投递简历的方式去找工作,否则,想通过派遣工来转为正式工,很难!
劳务派遣人员可以转正。但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所在公司的用人管理制度。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劳务派遣工的就业形式:
一、国有企业大中专劳务派遣人员。为什么国有企业会出现劳务派遣人员?国有企业员工总数多,人员流动性大,国企的新近员工最低学历要求本科,所有大中专毕业生只能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公司。用劳务派遣人员,一来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来节约人力成本。如果在劳务派遣期间,工作表现好,公司任务饱和,就有可能通过考试转正。开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二、国企辅助类岗位劳务派遣人员。辅助类岗位主要有厨师、司机、保洁、保安等岗位。这类人是国有企业不得不设置的岗位,工资普遍较低。正式员工都是有学历的人,不会去接受这些岗位,只能通过社会劳务派遣找人来做。这类人没有学历、只能长期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在公司工作。
三、工厂类劳务派遣人员。工厂里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从事普工类工作岗位,工资收入低、人员流动性大。工厂往往把人员需求,交给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一来减少了招聘的工作任务,二来降低了人工成本。这类劳务派遣工没有转正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