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认定

许瑞林律师 2023.03.07985人收看
导读: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认定构成本罪,不仅要有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而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属于情节严重,即使具有泄露行为亦不可能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与否,则应从泄露国家秘密的密级程度,泄露的次数、时间、后果、目的、动机以及行为人泄露后的前后表现、态度等全方面地进行分析,综合地加以判断,(四)、区分本罪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界限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认定

构成本罪,不仅要有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而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属于情节严重,即使具有泄露行为亦不可能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与否,则应从泄露国家秘密的密级程度,泄露的次数、时间、后果、目的、动机以及行为人泄露后的前后表现、态度等全方面地进行分析,综合地加以判断。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30条规定,对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分:

(1)泄露国家秘密又造成损害后果的;

(2)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不大但次数较多或数量较大的;

(4)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等等。

其第37条规定,泄露秘密级的国家秘密,情何轻微的,可以酌情免予或者从轻给予行政处分;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情节轻微的,可酌情从轻给予行政处分,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情节特别轻微的,可以酌情从轻给予行政处分。

这样,情节是否严重可以比照上述标准加以认定。如泄露国家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的;利用先进手段大量泄露国家秘密的;多次泄露国家秘密危害较大的等等,就可以认定构成本罪的情节严重,从而以本罪治罪。

(二)、行为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而又故意加以泄露的,不实行数罪并罚

对之应依照其中的一罪从重处罚。由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属于行为犯,不以情节严重为必要,因此,宜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从重论处。

(三)、区分本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是国家秘密制度,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2)犯罪对象不同。后者的服务对象是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含义。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获密对象是“不该知道的人”,不限于境外机构、组织、人员。

(四)、区分本罪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界限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保守国家秘密的法规,主要是指《保守国家秘密法》中有关保守国家军事秘密的规定。

1978年1月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条例》、1980年国防科委颁发的《国防尖端技术保密规定》等。只有违反了这些法规的行为,才可能构成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罪。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与本罪的主要区别是:

(1)犯罪主体不同。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限于军人,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包括有责任能力的所有自然人。

(2)犯罪客体不同。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军事利益,这是本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要区别所在。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行为发生在战时,法律明文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提高了量刑幅度。而泄露国家秘密罪中,暂时仅可作为衡量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因素。

军人泄露军事秘密的,应以特别法条规定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治罪。非军人泄露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的,仍是本罪,而不是后罪。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姚平

    2024/9/28 13:49:33

    立即咨询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假离婚”一说,实践中也有“假结婚”,这个假我们是从感情角度出发,但从法律角度出发,这个就是真的,产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都要承担。 我这个案件案件是当事人的父亲与段女士达成协议,与段某结婚,帮她孩子解决北京上学问题,段某每年给2万元费用。他俩结婚后也没有一起生活过,2022年当事人父亲因车祸去世,可以拿到100多万元赔偿款,段某和她孩子要求作为继承人分割遗产。 假结婚一说,法院不认可,后续法官认定法定继承人就是段某和我当事人,财产分割比例为我们60%。 案件审理了3年才有了最终的结果。婚姻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对待!
  • 商业秘密认定为信息不为人所知,可以给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采取保密措施等,如果行为人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认定故意伤害罪的要件)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认定故意伤害罪的要件)

    内容:二、故意伤害罪的定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有故意,故意采取暴力行为,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损害,被害人因受到故意伤害而遭受损害,损害的程度严重,致使被害人受到一定程度的残疾或死亡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一种重大犯罪,必须严肃认定,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故意采取暴力行为,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损害,被害人因受到故意伤害而遭受损害,损害的程度严重,致使被害人受到一定程度的残疾或死亡的行为,(二)行为人故意采取暴力行为,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损害暴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身体的行为,包括用刀枪等具有威胁性的武器或者用肢体等力量,直接使他人受到损害,三、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一)行为人有故意行为人一般有四种故意:1. 一种是故意损害他人的身体,并明确知道可能会造成他人损害,(二)行为人故意采取暴力行为,直接造成他人身体损害,(四)损害的程度严重损害程度的严重性要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被害人因受到故意伤害而受到较严重的损害,如受到一定程度的残疾或死亡,则属于严重损害,构成故意伤害罪。

    2023.03.02197人收看
  • 元甲婚姻家事

    2024/9/28 12:49:33

    立即咨询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假离婚”一说,实践中也有“假结婚”,这个假我们是从感情角度出发,但从法律角度出发,这个就是真的,产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都要承担。 我这个案件案件是当事人的父亲与段女士达成协议,与段某结婚,帮她孩子解决北京上学问题,段某每年给2万元费用。他俩结婚后也没有一起生活过,2022年当事人父亲因车祸去世,可以拿到100多万元赔偿款,段某和她孩子要求作为继承人分割遗产。 假结婚一说,法院不认可,后续法官认定法定继承人就是段某和我当事人,财产分割比例为我们60%。 案件审理了3年才有了最终的结果。婚姻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对待!
  • 犯罪人构成境外收购国家秘密罪的,人民法院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颠覆国家罪如何认定_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解析

    颠覆国家罪如何认定_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解析

    内容:第一百零五条 【颠覆国家政权罪】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2.12.239人收看
  • 姚平

    2024/9/23 18:47:20

    立即咨询
    夫妻一方对自己名下账户内明显超出正常生活消费的大额资金转出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账户内资金为他人所有,可以认定为隐藏、转移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 一般来说,境外购买国家秘密罪是按照以下标准处罚的:1。境外购买国家秘密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3、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什么_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如何认定?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什么_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如何认定?

    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和《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023.01.1025人收看
  • 李楠楠

    2023/7/28 18:50:20

    立即咨询
    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 二、是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特殊情况下,同等责任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是造成交通事故后实施了逃逸行为,其目的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而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对逃逸人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 而我们常见的驾驶人被处以“终身禁驾”处罚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二是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 故意破坏财产罪应当从以下要素确定:客观方面一般表现为破坏或者破坏大量公私财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犯罪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具有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应当表现为故意。
  • 故意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怎么处罚?

    故意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怎么处罚?

    内容:泄露个人信息罪如何量刑根据法律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ldquo,(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3.06.09806人收看
  • 张芸

    2022/9/2 16:51:27

    立即咨询
    🚩妻子在车上安装定位,侵犯的是丈夫的隐私权还是个人信息利益? 丈夫在本案一审主张其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利益受到侵犯,一审法院认定妻子侵犯的是丈夫的隐私权,妻子上诉对此予以否认。本院认为: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重要的人格权利。而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因个人信息之“信息”范围涵盖的多样性,其不可避免的与隐私权中的私密信息发生交叉重合。但尽管如此,也不可将隐私权中私密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同等看待。 🍀个人信息侧重保护自然人的信息决定自由,只有经过自然人同意以及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时,他人方可以依法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自然人的个人信息。 🍀而隐私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内容,即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以拍摄、窥探、公开等方法获取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或干扰他人的私生活安宁。 🌷可见,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具体案件中,应该结合加害人的主观目的、手段方法等综合判定。 本案中,依据现有的证据显示,妻子主张其于2020年9月17日在丈夫名下雪佛兰牌轿车(车牌号:京xx)排气管后面安装定位器,目的在于随时知晓车辆位置。妻子与丈夫属于夫妻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安装定位器用于车辆安全保护,大可不必向相对方予以隐瞒。 由于妻子对其行为无法作出合乎常理的解释,因此,合理的分析就是,其安装定位器目的在于探知丈夫的行踪信息等。 🔥🔥但是,如果行为人收集他人的行踪信息不在于获取相关数据,而是为了窥探该行踪信息背后所隐含他人的私生活秘密,由此就进入了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从庭审中可以得知,妻子与丈夫的夫妻关系已出现裂痕,亦进行了婚姻诉讼。联系到本案,在无其他合理解释时,认定妻子通过安装定位器获取他人隐私的主观目的这一事实具有高度可能性。 🔥🔥因此,妻子所侵犯客体是丈夫的隐私,而非个人信息,即以“跟踪”的方法对丈夫私生活安宁和私密活动进行“窥探”,一审法院对此认定准确。
  • 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确定:1。故意伤害行为人的主观表现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轻伤以上的人身伤害,希望或允许结果发生;2。过失伤害行为人的主观表现是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因疏忽而没有预测,或者可以避免,造成他人严重伤害。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认定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认定

    内容:(一)、区分罪与非罪的认定构成本罪,不仅要有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而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属于情节严重,即使具有泄露行为亦不可能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与否,则应从泄露国家秘密的密级程度,泄露的次数、时间、后果、目的、动机以及行为人泄露后的前后表现、态度等全方面地进行分析,综合地加以判断,(四)、区分本罪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界限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国家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3.03.07985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