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子女继承权问题

孔孟廷律师 2023.03.07158人收看
导读:
分四点讲一讲:第一,主观意愿上有很多继父母与继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给予继子女生活上的照料,都是基于再婚家庭整体安定性的考虑或道德责任的考量,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抚养继子女,即使是真心愿意,也不代表继父母愿意与其形成法律上的扶养关系,若不考虑继父母的真实意愿,仅因为继父母子女长期共同生活或继父母对继子女存在经济上的抚养便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存在扶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在享有既可以继承生父母遗产又可以继承继父母遗产的“双重福利”的同时,继父母亲生子女的遗产继承范围却遭到了减损。

继承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民事活动,继承法作为私法领域调整基于人身关系而发生的财产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国民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社会家庭观念的变化,再婚家庭越来越普遍。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对继子女的继承权进行了规定,与继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享有与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这一规定对保护继子女继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章谈一谈继子女继承权问题。

一、对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的认定。

个人实务观点:抚养教育关系作为扶养关系的一种,在实务中存在三种认定方式。

(1)继父母负担了继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和教育费便形成了扶养关系;

(2)继父母既负担了继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和教育费,还与未成年继子女保持长期稳定的生活;

(3)只要继父母与继子女在一起共同生活,就可以认定他们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教育关系。

这三种不同的认定方式,会不同程度上加重被继承人及亲生子女的利益问题,在适用时慎重综合考虑。

分四点讲一讲:

第一,主观意愿上有很多继父母与继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给予继子女生活上的照料,都是基于再婚家庭整体安定性的考虑或道德责任的考量,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抚养继子女,即使是真心愿意,也不代表继父母愿意与其形成法律上的扶养关系。

第二,在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现状上。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实行的是夫妻财产共有制。若再婚家庭中,生父母一方对其子女负担抚养费用,便等同于继父母一方也承担了对继子女的抚养费用,继父母子女之间必然会形成抚养教育关系。

第三,不利于亲生子女权益。每一个再婚的人都会考虑,对于对方带进家庭的孩子,不抚养要受到指责,而抚养了别人的孩子,到头来他还要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必然会损害自己亲生子女的权益。

第四,过于保护继子女权利。若不考虑继父母的真实意愿,仅因为继父母子女长期共同生活或继父母对继子女存在经济上的抚养便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存在扶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在享有既可以继承生父母遗产又可以继承继父母遗产的“双重福利”的同时,继父母亲生子女的遗产继承范围却遭到了减损。

综上,也就是说。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关系,就从再婚开始,随着再婚结束或者自然死亡。其中包含着两个关键点就是抚养和赡养的问题。只要扣紧这两个关键问题,那么关于继承才能因人而解。

两点思考:

(1)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来源缺之坚固的基础,它不像自然血亲关系那样直接产生法定扶养关系,但法律并未明确扶养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2)继子女和继父母之间是因继父母与生父母的再婚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姻亲关系,扶养关系能否随姻亲关系的解除而解除法律上也没有相关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大律学苑

    2025/5/7 18:01:08

    立即咨询
    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二代与一代有哪些矛盾? 企业接班人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能力、权力、文化等多维度过渡,例如:"血缘优先"与"能力不足"的矛盾,据麦肯锡的数据:80%家族企业首选子女接班,但60%二代缺乏经营意愿或能力,"温室培养"导致实战缺失,典型的错误是直接空降高管岗位,典型的冲突是:一代重"吃苦耐劳" vs 二代主张"数字化管理"、一代坚持主业 vs 二代热衷资本运作。如何平衡这些问题?需要企业老板较早规划,提前准备,借力发展。
  • 继子女抚养关系的规定如下:继父母应平等对待,不得虐待或歧视,形成继父母子女抚养关系,双方享有各种权利,承担相应义务,没有继父母子女抚养关系,不能确定权利义务,只是直接婚姻关系。
  • 送养的子女能否继承亲生父母的遗产,送养的子女有继承权吗

    送养的子女能否继承亲生父母的遗产,送养的子女有继承权吗

    内容:综上所述,送养子女是否能继承亲生父母的遗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法律地位、法院判决和亲生父母的遗嘱规定等,例如,如果送养后的子女与亲生父母之间保持了亲密的关系,并且亲生父母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如立遗嘱)将财产分配给其他继承人,法院可能会判决送养子女有权继承亲生父母的遗产,送养的子女能否继承亲生父母的遗产首先,我们来看送养子女的法律地位,虽然法律上送养子女与亲生父母不存在继承关系,但在特定情况下,送养子女有可能享有继承权。

    2023.12.13793人收看
  • 北京大律学苑

    2025/5/7 11:32:39

    立即咨询
    很多企业的交接班存在问题,老板们也均反馈:“自己年龄大了,可该把这份基业传给谁并没有想好”,于是找到我们团队,大多企业因对传承的规划较晚,没有系统的传承计划,心中选好的人或者子女,因规划较晚,缺乏系统培养,接班人能力有限,并不能全面的接管这份基业,导致企业管理人才上一代与下一代断层,所以培养接班人要趁早,一个好的接班人解决企业80%的难题。
  • 不能,己不算遗产。生前的叫财产转让不叫遗产不属于死后的遗产继承,其他子女无继承权。健在的父母想要把房产给子女,这种行为就叫生前赠与。《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一)合同;(二)继承;(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四)财产分割;(五)招标投标、拍卖;(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八)公司章程;(九)保全证据;(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 父母离婚了,子女还有继承权吗?

    父母离婚了,子女还有继承权吗?

    内容:很多人认为,父母离婚了,跟子女也就没关系了,没有权利继承自己的财产,不是的,父母离婚对子女的继承权没有任何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改变,除非父母生前订立遗嘱,指定遗产继承人,而且如果父母都再婚,继子女也有权利继承父母的遗产,法律规定子女有以下行为时不能继承遗产:1)为了得到更多遗产杀害其合法享有继承权的人,如兄弟姐妹等,如,以财产为要挟条件,不赡养父母,限制父母人身自由,不让吃喝等,3)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事后如果得到父母的原谅并表示让其加入继承人名单,也不会丧失继承权,否则,上述事实一经查实后就丧失了继承权,综上,父母的离婚跟子女的继承权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如果父母离婚后都再婚,那么继父母和继子女有抚养关系,继子女也有权利继承,4)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如为了不让其他人知道或者得到遗产,擅自把更改遗嘱内容,把遗嘱藏起来或者烧毁。

    2023.08.31685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5/4/11 11:08:33

    立即咨询
    传承是企业未雨绸缪的头等大事   关于企业传承一直是中国企业老大难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 企业接班人培养计划是指公司或企业为了确保企业长久发展,培养能够接手高层管理职位并顺利引领企业发展的下一代领导者的计划和机制。通过培养接班人,企业可以有效地传承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接班人交替时能够平稳过渡。 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传承是企业未雨绸缪的头等大事,至少要提前十年开始布局和准备。往往要做两手准备,团队传承和子女传承。十年以前开始布局和培养,十年以后看谁更适合传承,然后就把企业传承给谁,而不是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把企业交到不适合的人的手上,无论对企业还是接班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创业原本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但如果其中出了差错,事业和幸福都将受到影响。最坏的结果是:既毁了事业,也毁了幸福。   根据统计,中国目前85%以上的企业没有传承计划,很多大的集团化的企业和公司至今还处于传承“难得糊涂”的状态,没有任何长远规划和结构性的安排。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没有人可以例外,事到临头往往就只有没有选择的选择了,故事远没有结束,但愿这不是悲剧,或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基于多年的企业顾问经验,我们深谙创业的艰辛与不易。为此,我们结合“法律知识+管理经验+中国传统五行文化”打造了“常青树产品”,帮助创业者和企业老板们提前规划传承布局,准确了解每一位候选人能力与短板,评估接班人的潜力。在创业者还年轻力壮的时候,已经未雨绸缪,在创业者需要传承企业的时候,管理权力能够平稳过渡,确保安全接班、顺利传承。
  • 解决子女监护权所有权问题的法律规定如下: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两岁以上的子女,父母双方不能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子女八岁以上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免于刑事处罚影响子女政审的问题

    免于刑事处罚影响子女政审的问题

    内容:一般来说,参加政审时,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学习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等方面的材料,而审查人员会综合考虑这些信息来评判被审查人是否符合中共党员的基本条件,2.寻求律师的法律帮助如果被判刑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或涉嫌严重违法犯罪,那么子女在政审时可能面临被否决的情况,律师可以借助法律手段,如申请缓刑、立案审查、起诉追求刑事赔偿等,为被判刑的家庭成员开脱罪名,从而实现子女政审的目标,如何应对刑事处罚对子女政审的影响针对刑事处罚对子女政审结果的不利影响,律师可以提供以下建议:1.主动向政审机关申请说明情况如果子女的家庭成员曾经受到刑事处罚,他们应该主动向政审机关提供解释和说明。

    2023.06.27933人收看
  • 姚平离婚律师

    2024/7/1 22:02:40

    立即咨询

    涉及到继承分割财产钱的问题啊,估计啊兄弟姐妹们十有八九都会吵架,其实啊,大家吵架的原因呢,很简单,总希望自己呢能够多分点,最起码呢也希望能够平均分配,但平均分配这个想法呢,绝对是错误的,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老人的子女们都有权利分割遗产,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平均分配,很多人呀,都有这个误区,以为呀,每个人都能分到一样多的遗产,实际上呀,遗产分配啊,原则上是公平,而不是绝对的公平。根据啊民法典的规定,子女呢,在分配遗产时,要考虑到他们对老人的赡养情况,如果某个子女呢,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或者是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可能会分到更多的遗产,而如果呢,有赡养能力。

    却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分遗产的时候呢,就比较少,或者呢,根本就分不到遗产。法律规定是明确的,但需要你有证据来支持,所以呢,在处理遗产纠纷的时候,证明自己啊,对老人的赡养贡献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专业的律师来帮你梳理相关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呢,可能决定了你能分到多少遗产。虽然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啊都有责任去履行,如果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呀在遗产分配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无疑会让人感到心寒。请记住,只要你坚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采取正确的方式,法律始终会站到正义的一边。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欢迎私信我们,我们一起来帮你。

  • 二婚非婚生子女与继父母有抚养关系的,有继承权。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子女包括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但遗产继承首先按遗嘱分配,其次是法定继承。继父母可以立遗嘱决定继子是否可以继承遗产。
  • 子女不赡养老人会失去继承权吗?

    子女不赡养老人会失去继承权吗?

    内容:【分析】在本案中,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大爷与居委会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且居委会严格完成了协议约定的义务,因此按照约定,居委会取得了王大爷留下的所有财产,而四位子女因未履行赡养义务无权继承遗产,法院经审理认定该协议生效,且居委会在签订协议后,认真履行了约定的义务,应按约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而四子女未尽赡养义务,无权要求继承遗产,依法判决王大爷名下财产归居委会所有,可见,在本案中,四位子女之所以未分得遗产,是因为有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且未对老人尽到赡养义务。

    2023.06.28897人收看
  • 姚平离婚律师

    2024/7/1 22:01:58

    立即咨询

    家里呢,如果有老人雇个保姆呢,照顾可能会省事一些,但有的时候呀,保姆不但不会省事儿,反而啊,可能给我们惹出不少事儿。之前呢,我们办的一个案子就是这样,家里的老人呢,70多岁了,女儿呢,平时工作比较忙,照顾不过来,就找了一个保姆来照顾,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保姆呢,不仅哄骗老人领取了结婚证,还挥霍了老人200多万的存款和每月的退休金。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个保姆呀,还不知足,竟然诱导老人立遗嘱,让老人把价值千万的房产呢留给他。说实话,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气愤,但光气愤呢有什么用?表面上看呢,这个保姆还是做的挺合法的,既让老人和他结婚,又有了合法的身份,又让老人立下遗嘱,有了合法的证明。想要惩。

    是这样的不良保姆,就得用法律来对抗法律,用事实来打败事实。我们呢,也是在接受老人子女的委托后发现呀,这个保姆虽然诱导了老人立下了遗嘱,但这个遗嘱呀,经过别人多次涂改,而且呀,老人代书遗嘱过程虽然有录像,但是录像呢,仅有老人按手印的画面,没有代书人宣读和遗嘱人确认遗嘱的内容,更严重的是录像过程中保姆还诱导老人念其个别段落的情况,这就有点儿问题了,为了保护老人子女的合法权益,我们呢先报警,结果报警以后发现了保姆呀有类似的前科,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个事情了。在法庭上我们也展示了保姆是如何利用老人的脆弱状态,如何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老人立遗嘱的,最终呢,结果还是满。

    影响的,法院判决保姆手持的遗嘱无效,并裁定老人的女儿呢分得75%的遗产。有的时候呀,我们做律师,尤其是婚家律师,总会碰到这样那样让人气愤的事情,总能够看到有人在挑战人性的底线,但这些事情呢,不是说不能预防家里呀,真要请保姆的时候,律师建议你还是先查一查,毕竟呀,现在请个保姆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可以私信我们,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

  • 承父母的财产吗-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 继子女继承权问题

    继子女继承权问题

    内容:分四点讲一讲:第一,主观意愿上有很多继父母与继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给予继子女生活上的照料,都是基于再婚家庭整体安定性的考虑或道德责任的考量,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抚养继子女,即使是真心愿意,也不代表继父母愿意与其形成法律上的扶养关系,若不考虑继父母的真实意愿,仅因为继父母子女长期共同生活或继父母对继子女存在经济上的抚养便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存在扶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在享有既可以继承生父母遗产又可以继承继父母遗产的“双重福利”的同时,继父母亲生子女的遗产继承范围却遭到了减损。

    2023.03.07158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