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欠钱不还怎么找到他的地址(别人欠钱不还怎么找到他的地址信息)

导读:
一、欠钱不还怎么查他家地址
凭身份证号码当然可以查询到其家庭住址,这是最基本的信息,在公安网上一查就可以看到;但是别人欠你钱不还,你有身份证号码,不可以到公安机关查询。我们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可能随便替你查询别人的隐私。你需要去律师事务所,聘请一位律师,由律师带着合法的手续,到辖区派出所的户籍科申请调取对方的身份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借钱给别人、或者跟房东签订租房合同等,忘记或者没有这种意识去留下对方的身份信息,这是不对的,尤其是遇到纠纷时更为麻烦。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因为此类情况去法院起诉立案而失败的,就是因为缺乏被告人身份信息包括:被告人姓名、身份证号、地址、联系方式;
那么一旦遇到纠纷(欠钱不还还玩失联,房东不退押金等等)想要起诉对方,而又不知道被告人身份信息的该怎么办,如何查询调取。今天就给大家几种方案:
1、可以委托律师查询
律师的具体做法一般是去法院申请《调查令》,拿着调查令去当地派出所和户籍中心去调取被告身份信息,效果和协查函基本一致。委托律师调查的话费用一般在300-500不等。
2、立案后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协查函,自己去派出所查询
首先写一份起诉状,一般被告人的名字和电话是可以知道的,在起诉前梳理好当事人的证据和材料,然后向法院起诉(这个直接在线上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断操作即可)。立案后,法院会以被告身份信息不足退回,这时,你就可以让法院给你开一份协助调查函。拿着协助调查函去户籍中心调取被告身份信息。
说一下如何申请:其实非常简单,原告申请协助查询被告住所信息的,应当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证明起诉事实存在的证明材料、被告姓名及身份证号,并如实填写《当事人住所信息查询申请表》。
二、别人欠我钱不还怎么办,没有打借条,我也不知道他家住在哪!
欠钱不还不知道家住哪的仍然可以起诉要求还款。债权人可以到债务人户口所在地法院去起诉,写好起诉状一式两份,均本人签名,并附身份证及欠据复印件各一份。
法律分析
欠债不还如何收集证据:
1、在审判实践中,如果金额不大,拿个欠条起诉就行,但是如果数额较大,就要提供其他的证据证明你把钱借给过别人。因此,要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这一点主要是防止债权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对于自己偷录是否犯法,是否能拿出来当作证据,可以明确地说,只要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谈的事情,就完全可以录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3、收集对方财产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要到钱”的目的,如果想真实把钱要到手,而不是一纸空头判决,那么就要调查对方的财产情况,要主要是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公司股权等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十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三、欠钱不还没有对方地址怎么办?
对方欠钱不还,没有地方地址的,可以去当地律师事务所,委托律师介入处理,由律师拿着合法手续,去当地派出所办理调取户籍信息手续,了解到对方的地址。
民事诉讼没有对方住址是能够起诉的,但最好还是有具体的对方住址。起诉前不知道被告的具体住址的,可以委托律师到公安机关查询被告的户籍登记住址。如果被告下落不明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姓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姓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PS:楼下说什么“打给警察”完全是胡说八道,欠钱不还是民事债务纠纷,不归属于我们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之内。
对于债务纠纷报警,警方最多会调解,而且必须另一方配合,不会立案,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不大。对于借钱不还的,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或者可以直接起诉解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510条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