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归女方,可以改姓吗

导读:
未成年人改名的事情通常需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当然,现实中确实会出现离婚以后,父母一方通过隐瞒离婚事实、编造理由等办法擅自给孩子改名的情况。
离婚孩子跟女方,可以改姓吗?
案件事实
2021年2月,张女士和文先生签订《离婚协议书》,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协议第二条约定儿子小文由张女士抚养,随同张女士生活,抚养费张女士自行承担。第四条约定张女士有权将儿子改姓为随母亲姓,文先生应于离婚后一个月内协助张女士将儿子户口迁到张女士处,并办理好儿子变更姓氏的手续。离婚后,文先生一直未按协议约定协助张女士办理儿子变更姓氏的手续。
2022年,张女士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第四条合法有效;请求判令文先生配合张女士将被儿子小文的姓氏变更为张姓。
文先生答辩称,自己是在张女士家属威胁下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离婚并非他的本意。而且根据中国传统风俗应子随父姓,如果张女士愿意放弃抚养权,他愿意承担抚养义务。
法院认为
文先生主张其系在张女士家属威胁下签订《离婚协议书》,对此未提交证据证明,不予采信。双方在2021年2月登记离婚时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及变更孩子姓氏的约定合法、有效,法院予以确认。张女士要求文先生协助办理儿子小文变更姓氏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判决结果
一、确认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有效;
二、文先生配合张女士将被抚养人小文的姓氏变更为张女士姓氏。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惯。
法官说法
离婚后,父母一方申请给孩子改姓,必须要孩子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公安部门可以拒绝受理。就孩子改姓的事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纸质协议后,单方事后反悔,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配合更改孩子姓氏。当然,在双方达不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孩子年满十八周岁后可以自主变更姓氏。
离婚后,父母一方能给孩子改姓吗?
民法典中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 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法律对孩子随父姓还是母姓没有强制性规定,而是可以择一选择,这似乎对上述离婚后子女改名纠纷没有解决。但在这里也提示大家中国人民对姓氏传承的重视和尊崇,不仅仅体现了血缘关系、亲属关系,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人文情怀,符合主流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载体和镜像。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曾有父母给孩子取名“北雁云依”,完全凭个人喜好自创姓氏,具有随意性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简单说,这样特立独行的名字派出所是不会办理户口登记的。二、父母离异后,子女改为继父或继母的姓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九条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该规定只限于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法律支持恢复原姓氏。对于将子女姓氏改为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姓氏是否允许并未提及。
三、夫妻离异后,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
曾经因为立法的缺陷,这一问题在实务中多依靠于法官结合当地民俗习惯的自由裁量,有些认为父母一方可以改,有些认为父母双方都在才可以改,也有个别案例在判决中没有对更改姓名一事做出回应。在《公安部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提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81]法民字第11号)的有关精神,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恢复。至此,夫妻离异后子女更改姓氏的问题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即离婚后父母一方想要给孩子改姓必须跟另一方协商一致,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更改。不经过对方同意,抚养孩子一方是无权单独更改的,即使擅自更改了,对方也有权利起诉变更,到时候还得改回来。
离婚后,孩子可以改姓吗?
王先生离婚后,孩子归前妻抚养。他工作繁忙,看望孩子的次数不多。这一天,他打算带孩子出门庆祝9岁生日,不料,却意外得知了一件事。
小女孩:徐桐桐,你去哪儿玩呀?
徐桐桐:我不告诉你!
王先生:徐?徐桐桐?你什么时候改的姓?
徐桐桐:我一年级就改了呀。
王先生:桐桐,我跟你说,姓名可不能随便乱改,虽然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但是你得跟爸爸姓,得姓王!
徐桐桐:可是这是妈妈给我改的,我不想再改了!
王先生:桐桐,我告诉你,你是爸爸的儿子,你永远也得跟爸爸姓王!
那么,离婚后,孩子可以改随母亲姓吗?孩子改姓后,父亲能否拒绝支付抚养费呢?
专家点评
周友军,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成年人改名的事情通常需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当然,现实中确实会出现离婚以后,父母一方通过隐瞒离婚事实、编造理由等办法擅自给孩子改名的情况。
本案中,在孩子改姓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父亲起诉到法院要求恢复,法院是否应当支持呢?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原则上,孩子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法院在决定是否恢复时,既要考虑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真实意愿。案例中孩子自上学时起,就一直使用这个名字,保留目前这个姓名,既有利于其学习、生活,又可以避免孩子被歧视,这符合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这个孩子他已经年满8岁了,具备一定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也应当尊重他的真实意愿。所以,法院最终驳回了父亲的请求。在父母离婚以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负担抚养费,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九条 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