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有效期

导读:
遗嘱继承有效期
遗嘱是否存在有效期?
遗嘱并非从立下时开始生效,而是在遗嘱人死亡时才生效。
遗赠的60天的“有效期”起算时间需要满足遗嘱人死亡和受遗赠人知道受遗赠两个条件。如果在遗嘱人生前就已知道,那么就应在遗嘱人死亡后的60天内做出表示;如果是在遗嘱人去世后一段时间才知晓的,那么就从知道时开始起算。
继承人办理继承,这三个“有效期”务必注意
亲人一旦过世,必然会涉及到巨额遗产的继承问题。经常有朋友在继承的时候忽视关键的节点。那么,是不是关于继承,错过了时间就无法办理了呢?遗嘱有有效期么?继承中出现争议,我们该搁置吗?其实,关于继承的相关“时间性”因素,主要有三个。错过了这三个时间点,可能会让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尤其可能会导致出现“该得”的人得不到的风险。
遗赠是有有效期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爷爷想把财产留给孙子的情况,然而,孙辈们由于不知道该如何继承,甚至觉得有协议在手,不着急继承,最终面临遗产被所有继承人按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分割。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遗赠”是有“有效期”的。遗赠是指遗嘱订立人,生前将财产指定给到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按照规定,法定继承人中,第一顺序包括了去世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会涉及到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在有遗赠协议的情况下,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应当在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这就是我们说的继承中的第一个时间点:“遗赠”有两个月的有效期。
提出诉讼的“时限”
遗产继承往往涉及到房产,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笔不菲的财产分配问题。因此,在继承过程中,产生纠纷现象比较常见。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继承人之间对遗产分配上产生意见、并且经过协商调解没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
这就是我们提到的第二个时间点:提出继承权诉讼的时间,要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两年之内,如果在得知之日起,超过两年提起诉讼,法院不受理。
最长诉讼“有效期”
二十年,是能够提起诉讼的最长时效,可以理解为“最长保质期”的概念:知道、应该知道、或者一直就不知道,……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超过20年,您可能就无法通过诉讼的形式解决继承中的纠纷。
遗嘱继承公证后有效期几年
公证书的有效期一般分为3类情况
1、公证书中未规定的,有效期由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单方规定,公证处一般不作规定。一般民事类公证如出生公证、结婚公证、亲属关系公证、学历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等就属于这一类。申请人应该注意向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咨询公证书的有效期;2、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规定了有效期的,公证书的有效期和其一致。如一份《委托书》中规定的委托期限为三个月,那么该《委托书》的公证书的有效期限也为三个月。
3、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也没有规定有效期,但是该法律行为或文书存在不确定状态的,公证书的有效期视具体情況而定;如经公证的合同,合同双方后来协议解除了合同,那么该合同的公证书就归于无效了;又如经公证的房产赠与合同,因为赠与双方没有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后来赠与人死亡,无法过户,赠与合同落空,赠与公证书也无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