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庭暴力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导读:
因为家庭暴力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遭遇家庭暴力,一方想离婚,另一方却不同意,一定要收集好关键性的证据。同时,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问题如何解决?需不需要提前签订婚内财产协议?
家庭暴力不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更是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的危险因素。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可以向所属单位、所在社区、妇联等单位进行求助,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同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留下出警记录并拍摄伤情照片。
另外还建议去医院就医,保留好相关就诊记录。除此之外及时向亲属、朋友等反映情况,以便于在起诉离婚作为证人时提供相关凭证。
如果夫妻双方中,受害一方想要起诉离婚,施暴一方却辩称双方感情并未破裂,不同意离婚,这时最好委托一位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
因为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初次起诉离婚,又无充分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人民法院本着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原则,一般判决不予离婚。
但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存在家庭暴力等离婚法定事由的,即使是初次离婚,调解无效,也应当判决离婚。
因为家庭暴力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由此,对于家暴施暴方,在离婚财产分割上,法院可以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酌定对施暴方予以少分财产,以此惩戒施暴者。
诉讼太过复杂,如何才能更好地约定财产分割方式?
面对离婚,对于很多夫妻双方而言,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在婚姻存续期间,提前签订好一份“婚内财产协议”,对财产做一个清晰划分,后面解决争议就简单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内容合法的情况下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对签约的双方都有约束力。
婚内财产协议的约定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签订,也可以将婚内财产协议的约定进行公证。
因为家庭暴力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民法典中家暴最后离婚家产如何分配
被家暴离婚可以主张多少赔偿
法律上对离婚赔偿金并不明确,一般是考虑以下的因素:
1、对方的过错程度
具体而言,是指通过过错方侵权的手段、场合、次数和持续时间等反映,比如过错方多次实施家暴,受害人经常受不同程度的伤害。
2、对方的认错程度
过错方实施家暴后,是否积极承认错误并抚慰受害人,努力取得受害人的理解,采取以上措施后,受害人的痛苦是否有所减少。
3、对方的经济能力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每个地方的赔偿标准也不一致,并且还要考虑对方的收入情况,所以可能过错方经济收入较好的,就会给多点赔偿金。
4、受害人精神伤害的严重程度
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段、性格的人对精神伤害的抗击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所以进行赔偿时要考虑受害人自身。
5、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
如果受害人收入相对不乐观,并且离婚后要抚养孩子,所以要考虑这些情况。
依据《民法典》规定,家庭暴力离婚的,不影响共同财产分割,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而家庭暴力受害方可以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