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禁止买断工龄的规定_国企改制买断工龄最新政策

导读:
企业改制,谁都不愿碰到。对买断工龄,年青人与既将退休人想法也各异。企业既然改制,买断工龄,肯定是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条款下进行的,是有法可依的。但在改制过程中,是否能给予企业职工以利益最大化,给予再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解决社保、医保等诸多问题,都应是有关部门着重考虑的。一改了事,一推了事是不负责的,也是不和谐的。
能买断工龄就不错了,当年春都集团先是让职工回家待岗,每月只发144元生活费(2000年左右),时间久了(多年如此),职工开始自谋出路打短工或摆小摊儿谋生,临春都破产前,开始时不时要求职工不定时开会,打扫卫生,学习等等,对不能到岗的就以违法厂规为由开除,很多工人仲裁起诉都没用。
违不违法已经不想深究了,反正是已经做了。至于说几千或者一两万块钱,买断十几年和几十年工龄,已经是既成事实,下岗工人只能怨自己命苦,好好过吧!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就这几十年,何必让自己生活在怨恨中呢!只要还能生活,就尽量让自己快乐点吧!生活已经很苦了。苦中作乐也好呀!想想这世界还有这么多,生活在生死边缘的人。。。
法眼扫描作为执业律师,做过30多起国企改制的业务,涉及到职工安置的问题,当然涉及到买断工龄的问题。
我们先搞清楚企业改制是个什么意思?企业改制,这里的改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1、改变企业性质
比如国企改制为民企,大集体改制为民企,民企改制为国企,外资公司改制为内资公司等,这主要是涉及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2、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
比如将有限公司改为股份公司,将非《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改制为《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
职工安置主要在改制的哪个环节出现?
职工安置主要在国企改制为民企,以及大集体改制为民企的时候出现。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的改制,主要是认为国企的员工辛辛苦苦一辈子,收入低,贡献多,在改制为民企的时候,涉及到国企职工身份置换,规定将国企职工身份按照每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工资,这样的计算标准其实和后来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后,按照工龄补偿计算标准是一样的。
所谓的买断工龄,其实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的经济补偿而已,买断工龄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
比如一个国企的工人在国企工作了20年,现在国企改制为民企了,相当于国企解除了该名员工的《劳动合同》,那就要给该名员工补偿20个月的工资。
但该名员工仍可能在改制后的民企工作,并不影响改制时的经济补偿金,否则该名员工如果在改制后的民企再工作4年后辞职,则企业要补偿其24个月的工资了。
企业改制把职工卖断工龄这是大形势不靠哪一家国有企业。但也要把职工的切身利益妥善处理好。改制前的社保,医保、失业保险等交纳,改制后能保证下岗职工能续保!
任何企业改制,都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实施的,职工安置是企业改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所谓职工安置,是指职工全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按有关文件规定,依照职工工龄的实际年限,当地上年企业社平工资等因素给予每个职工经济补偿,这笔钱叫职工安置费,一般人都把它叫做工龄买断钱,意味着你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己经终结。如果改制后你在新的企业重新就业,在退休时以前的工龄可以连续计算,但在新的企业再发生类似的经济补偿如失业金计算、解除劳关系补偿金计算等,工龄均从在新企业就业起计算。职工安置即所说的工龄买断,是依据国家政策进行的,所以是合法的。
不违法。
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改变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是按照国务院、国家部委等有关法规执行。
二、企业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对改制后职工按每个人改制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乘以工龄发放经济补偿金,俗称买断工龄。
三、改制(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去向,一是与企业重签劳动合同,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谋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