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不批怎么办_辞工领导不批要怎么说才有说服力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20来源:律总管920人收看
导读: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要跟领导协商,口头约定多久离职,到了期限领导还是不让走,而自己又急于离开,那就只能借助劳动部门索要工资,收集证据,包括出勤表,单位工牌名片,与领导对话录音等,通过仲裁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没有劳动合同,维权还是比较困难。

想办法,把工资搞出来,这个是关键,只要工资搞出来,想啥时候走就走。

和领导说明原因,看领导怎么回复,如果给你安排少一点的工作,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工作量不变,还不同意辞职,就消极怠工,逼领导同意。

辞职有啥不批的?一走了之就完事了呗。他还能禁锢你人身自由啊?

这个就是看你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很累,如果是的话就不用在乎别人同不同意了,你自己的生命安全你自己决定就可以了,如果是你觉得太累刚开始不习贯的话,就努力的去习贯,人就是最能吃苦的。坚持一下就过来了,要加工资的可以提一下,一般就会给你一些相应的待遇了,所以可以再提一下工资就行了,还是不批的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就自己走人就可以了。

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很多在工厂上班的普工都碰到过。我在十几年前也碰到过。怎么解决的呢?我直接就找主管经理以及工厂的人事部,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让我离职,要强迫劳动,我就到劳动局去,结果当天中午就答应我离职,下午就给我结工资。

在外打工,有的时候作为我们普通劳动者就是要强势一点。以下是关于离职的劳动法相关条款,大家可以了解以下,以便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我觉得工作太累要辞职领导不批的话,要么你给我换岗位也可以,如果实在是不想干了,要看自己已经干了多少天了,有工资拿的话,就偷偷懒啥的反正想办法让他开除你就好了

签订了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提前N天打辞职报告,即使厂方期间并未招聘到新人,影响了公司生产,责任在厂方。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执意离开,可能会被扣工资,维权困难。

辞职会根据各个公司的制度不同,所带来的后果也不同。如果不提前确认,自己利益会受到损失。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要跟领导协商,口头约定多久离职,到了期限领导还是不让走,而自己又急于离开,那就只能借助劳动部门索要工资,收集证据,包括出勤表,单位工牌名片,与领导对话录音等,通过仲裁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没有劳动合同,维权还是比较困难。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的思路,有合同那就按照合同办事,合同规定提前几天辞职,到了期限那就大胆走,至于是否有霸王条款自己来确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尽量协商为主,和气生财,尽量不要闹矛盾,真的到了借助仲裁维权,劳民伤财,对公司和个人都不利,多讲道理。

正常辞职分两种方式:一是,依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二是,依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以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也就是说提出辞职后30个工作日后即使单位不批准你也可以走人。

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书,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而且领导也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每个大厂都有辞职指标的,总不能你说要离职领导就批,那别人上个月就写好离职书的人怎么办?给你们都批了那他自己怎么办 ?不要总是想当然,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是自离,就是不要那一个月工资,现在很多工厂采取的方式。

1、先去医院检查看看身体有没有其他疾病,尤其是潜伏的慢性疾病。如果是职业病导致疲惫,这个信号是个好事,及时发现。在确保健康仅仅是疲惫前提下,继续下看。

2、单从辞职来说,是通知公司,不需要任何人批准。领导和人资部不同意接收你书面辞职信,邮政快递,保留证据,30天后你可以离职,结清工资。不然,劳动部门去投诉。急辞急走三十天代偿金你要支付,除非公司不要。

3、建议你了解自身身体健康和心理变化。如果因为身体疲惫或其他轻微短暂不适,跟领导沟通交流,说明情况,需要请假休息之后,调整好后再上班。如果心理有事需要调整情绪,倒不建议过多休息,可以通过适当忙碌肉体疲惫转移注意力,更适合调整心理和情绪。当然,这要看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是由于其他原因赌气,其实没考虑好,要辞职,领导挽留倒是在帮你。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再分析。

4、不建议你消极怠工,磨洋工来处理这事,更不要大吵大闹,背后说领导如何如何。这是职业态度问题。会失去自尊。不急不躁,有理有据,平和沟通,逐条说理。不卑不亢。职场更需要理性,站着说话,平视前方,保持定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