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调解后还能起诉吗

导读:
民事调解书已生效 还能起诉吗?
2020年9月7日,李某向某房地产公司支付了2万元购房定金,双方于9月12日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李某支付了首期房款和维修基金费。但之后,李某并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房款。
2021年4月28日,某房地产公司向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乐都区法院经审查依法作出了民事调解书: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继续履行;被告李某支付原告某房地产公司剩余房款,并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金20639元,于2021年8月30日前交清;如逾期则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被告李某承担违约金43745.05元。
实际上,李某于2022年1月19日才支付了剩余房款,虽然已超过调解书规定的给付期限,某房地产公司接受了款项。但李某未支付调解书确定的违约金,某房地产公司亦未向李某交付房屋。
事后,李某将某房地产公司告上法庭,乐都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某向某房地产公司支付剩余房款时,其所要履行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已经依据法院民事调解书解除,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终止,某房地产公司收取的购房款及维修金已失去合理依据,应予以退还,判决某房地产公司退还李某已支付的购房款及维修基金。
一审判决后,某房地产公司不服,向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海东市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此案中,针对房屋买卖合同,乐都区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已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及法院均有约束力,该调解书中双方当事人已达成继续履行合同等内容,且合同主要义务双方当事人已履行完毕,即李某已完成支付房款义务, 某房地产公司已完成通知李某收房的义务。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成立以后,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前,经当事人协议,或者当具备约定、法定的解除事由时,由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自始或者向将来终止的一种行为,合同解除的行使必须是合同履行出现障碍时双方当事人依法或依约或协议终止合同的情形。此案中,李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约定,李某于2021年8月30日前交清剩余房款,虽李某交清该款的时间在2021年8月30日之后,但某房地产公司并未提出异议,实际上李某的交款行为治愈了双方约定“如逾期则解除双方于2020年9月12日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故双方合同并未解除,李某也无权行使解除权。李某提起此次诉讼,庭审中并未提出发生新的事实。”李某提起的诉讼构成重复起诉。一审法院未审查清楚李某提起的后诉构成重复起诉并作出判决,属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予以纠正,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
法院起诉以后多久调解
法律分析:具体的时间没有确定,一般情况下,在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后,对于适宜调解的民事纠纷,可以先行调解,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时间是7天,所以一般七天后,就可以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民事诉讼调解不成多久开庭
法律分析:法律对调解不成到开庭审理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审限有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院开庭之前会调解吗
法律分析: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就是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法院调解失败后多久开庭
法律分析: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调解不成多久开庭,但对整个诉讼过程规定了相应的时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民事债务纠纷诉讼开庭前调解吗
一、民事债务纠纷诉讼开庭前调解吗1、民事债务纠纷诉讼开庭前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那么法院会开庭或者当事人拒绝调解的话,那么法院也是会直接开庭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从立案到审理,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三个月内审结,适用于普通程序的六个月内审结。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一百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二、开庭的流程是什么开庭的流程如下: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8、判决宣告,法院审理案件时,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审理的程序是不一样的,而相同类型的案件,一审和二审的程序又不一样的,所以审理程序要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
起诉了人民法院会调解吗
法院起诉前会调解。法院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个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中华人民个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