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退休金按啥比例发放(退休退休金领取条件)

导读:
马上即将迎来2023年了,从2005年以来退休养老金每年一调整也是惯例了。2023年的退休养老金调整时,能不能对养老金较低人群实施照顾?把养老金低于最低工资的退休老人,一次性补到2000元呢?
说实话,退休养老金调整时对低收入人群实施照顾确实也是惯例,但是没有统一实施过将养老金补到最低工资的情况。
最低工资水平,是针对在职职工本人和赡养人的最低生活成本、个人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原则上是跟养老金没有多大关系的。
退休养老金实施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依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和历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计算和调整变化而来。
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低收入人群倾斜照顾。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一般来说,大多数地方的最低缴费指数是0.6,其实一些地方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平均缴费指数也有达到0.4或者更低的情况。
平均缴费指数0.6的情况下,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是12%的社平工资;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是15%的社平工资。
我们缴费的时候缴费基数之比是6:10,而基础养老金待遇却是8:10,确实是缩小收入差距的。
退休养老金调整时对养老金较低的人群的倾斜照顾。
每年养老金调整的方式,基本上固定于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了。
定额调整是每人每月增加相同的养老金,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养老金较低人群的一种照顾。2022年宁夏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60元,养老金1000元的老人仅这一部分就增加6%,但是养老金6000元的老人却只增加1%。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就体现出了差别。
挂钩调整中,主要分为按养老金水平挂钩和按缴费年限挂钩。北京市的按养老金水平挂钩非常特殊,对于养老金低的老人是增加的标准更高。比如说2022年,对于月养老金低于6250元的老人,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0元,而高于6250元的只增加20元。
其他地方的调整方式,一般是按照本人基本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增加。但是,本人的养老金水平包括了基础养老金、定额历年调整的养老金等缩小水平差距的部分,其实缴费基数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按缴费年限调整也是如此,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一定额度,多数情况是1~3元,体现不出缴费基数高低的区别。缴费年限调整是国家最重视的部分,像山东省、江苏省、吉林省、新疆自治区等很多地区,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标准越高。
河南省以前还有一种养老金倾斜调整方式,对于基本养老金调整后低于1000元的老人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20元,2022年没有实施,不知道2023年会不会恢复。
倾斜调整部分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倾斜照顾。这些调整也是按年龄条件和退休地区条件,跟缴费基数高低无关。
总体来说,对于养老金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老人,一次性补到2000元是不现实的。像1000元养老金的老人,一下子再增加1000元,变化太大,未享受到的人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全国目前已经有八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了2000元以上了,政策应当注重公平性。
不过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推进,国家会更加注重养老保险待遇的公平性,未来会越来越好的,还请放心。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退休后我们大体能领多少养老金呢?有人说,普通人也真的能领80万元,是真的吗?先说结论,普通人也真的能领到80万。那么,养老金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一、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现在的人员参保缴费,退休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主要跟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
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但绝大多数地区要高于60%,深圳市和厦门市目前还可以按照最低工资为基数缴费。
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目前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普遍在6000~11,000元之间,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待遇会在720元到1320元左右。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一部分待遇又分为很多种情况。过去的时候本人缴费基数高,形成的个人账户余额就多一些。像北京、上海等地的缴费基数相对较高,因此个人账户余额会积累多一些。
除此以外,还有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拿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万元举例,个人账户养老金50岁退休是250元左右,55岁退休是290元左右,60岁退休是360元左右。
一般来说,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假设按2022年的退休标准,养老金普遍在1000元到1600元左右。不过,一些地区还有历史性政策,会待遇偏高,能达到1800~2000元以上。
(三)普通人也真的有可能领80万元吗?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举例宋女士2022年10月税前工资为5000元,个人按照8%的比例缴纳养老金,那么单位就会为其代扣代缴5000元*8%=400元,这400元全部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等到退休时每月从税前工资中扣除并进入个人账户的总额也就确定下来了。当然,养老金个人账户是计算利息的,几十年下来的利息也会积累在账户余额中。这位郑州退休人员退休时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中有余额62861.56元。
计发月数的计算,因为该女士出生于1972年,退休于2022年,我们国家的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按照上述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个月。
则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62861.56/195=322.37元。
(2)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月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
首先确定平均缴费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年缴费金额与当年社会平均缴费金额的比值,缴费越多比值越高,范围在0.6-3之间。该女士的这一指数为0.693,只是刚超过最低0.6而已。
其次是确定累计缴费年限。宋女士一共缴费了238个月,折合19.83年。
最后是确定当月计发基数。该数字为退休人员所在地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所在地区经济越发达这个数字也就越高。这也是上海、北京退休人员养老金为全国最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则基础养老金=当月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7041元*(1+0.693)/2*19.83=1181.91元。
因此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之和,也就是322.37+1181.91=1504.28元。
(3)养老金的调增
养老金是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调高养老金的依据是物价上涨水平和养老金收益大小,近十年国内物价每年均上升5%以上,国家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每年退休金都上涨,如去年就涨4.5%,因此退休金上涨是有依据的,可以年年上涨,也可能不上涨。目前我国当前养老金是一年升一次,已经连续调整17年了。
假设就按照每年调增3%计算,30年大概也就翻番了,咱们笼统概算,就按照宋女士80岁是领的养老金金额为翻番3008.56元。
假设上述宋女士从50岁开始领养老金,领到80岁,合计领取养老金金额约为(1504.28+3008.56)/2*12*30=81.23万元。
二、目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要不要申请?
1、基本这次的疫情大家有可能也感触颇多,之前有些做小生意的感觉自己固定存一部分钱当养老保险即可,没必要非要缴纳养老保险。但大家目前都感受到了投资的风险,自己存的钱很有可能要救急,甚至存银行都可能要不回来(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包商银行破产等)。
2、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感受到没有收入的可怕,感觉到吃老本花钱的痛苦,到能领取养老金的时候,每月有收入的时候花钱才是真正爽快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