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1—10级伤残分别享受哪些待遇?

姚平律师 2022.11.2937人收看
导读: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咨询:工伤保险费由谁来缴纳?

答复: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咨询:工伤认定应如何申请?

答复: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咨询: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复:(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咨询: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认定工伤?

答复: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咨询: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后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答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咨询:什么是工伤停工留薪期?

答复:所谓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继续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

咨询:职工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哪些待遇?

答复: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工伤医疗待遇继续享受。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咨询: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10级伤残的,享受哪些待遇?

答复: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分别支付本人22个月、18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36个月、30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七级13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7个月,十级4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七级20个月,八级16个月,九级12个月,十级8个月。(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商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许瑞林

    2025/4/9 19:30:19

    立即咨询

    上下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争取双赔?北京上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致残,除了伤残赔偿金等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之外,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赔偿可以分别获得。像在北京我们就帮助很多的受害者拿到了双赔。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可以联系我帮你处理。

  • 律师回复中...
  • 女职工的三期是指什么 _三期女职工享受哪些待遇

    女职工的三期是指什么 _三期女职工享受哪些待遇

    内容:在职场生活中,女性职工总会需要经历怀孕、生产的过程;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我国劳动法也给予了一些保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期”问题。

    2022.12.0143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9 14:20:29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哪些项目必须赔?发生交通事故,无论伤情是否严重,是否能评上伤残,下面6项都是必赔的,收藏好,避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第一,医疗费,第二,因伤导致的误工费,第三,因伤需要人照顾导致的护理费,第四,按医嘱加强营养所产生的营养费,第5,需要复查时产生的后续治疗费。当然,后续治疗费如果实际发生了,就直接按照医疗费合并。第6呢,因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后台留言咨询。

  • 女职工生第三个孩子,可以享受产假待遇。产假一般为98天,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 职工1—10级伤残分别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1—10级伤残分别享受哪些待遇?

    内容: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022.11.2937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8 10:50:50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肋骨骨折只要达到6根就可以平,伤残都是可以和解解决的,但是呢,要提醒大家,交通事故呢,有些伤是不适合和解的,比如大关节伤或者颅脑伤,这些呢,后遗症风险都比较大,如果和解解决,将来一旦发生了后遗症或并发症,就很难再向对方索赔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第一次索赔通过诉讼解决,保留后续的追诉权,这样一旦将来再发生后遗症,我们还可以找对方继续索赔,这样才是对我们伤者最有利的保障。如果你有交通事故问题,可以后台留言,我来帮你处理。

  • 职工再次发生工伤的,可以按照认定的工伤等级享受工伤待遇。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处获得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生活护理费用;单位未参加保险的,由单位按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1-10级,伤残待遇汇总_工伤鉴定1到10级评判标准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1-10级,伤残待遇汇总_工伤鉴定1到10级评判标准

    内容: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能力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根据等级获得相应的伤残补助金,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2022.12.1335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3/11 15:36:20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如何评上更高伤残等级?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如何做伤残鉴定?
  • 十级工伤残疾待遇:7个月工资为一次性残疾补贴;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法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依法支付。
  • 职工1—10级伤残分别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1—10级伤残分别享受哪些待遇?

    内容: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工伤医疗待遇继续享受。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2.12.0344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3/7 17:30:04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导致伤者牙齿脱落,评不上伤残,能拿多少钱赔偿?
  •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学校未依法给你母亲办理社会保险,还应当补缴相应的保险费用。
  • 哺乳期上班期间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哺乳期上班期间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内容:为了方便妈妈及宝宝的喂养,公司应当允许哺乳期母亲在必要的时候随时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哺乳,此外,公司还应当为哺乳期母亲提供良好的哺乳场所,确保哺乳期母亲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母乳喂养,为了纾解哺乳期工作的母亲的压力,公司可以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以便更好地帮助员工照顾好宝宝和自己,在补充哺乳的间隙中,哺乳期员工可以正常地进行其它工作,而公司也不能削减她们工资,另外,加班费则是要根据哺乳期员工实际加班小时数进行计算的,工资和加班费在计算时,将哺乳时间视为工作时间后加以计算,各大公司也都应当做出相应的安排,理解和支持哺乳期母亲继续工作。

    2023.06.16163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