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转让在建工程涉税都有什么问题

龙珊律师 2022.11.3090人收看
导读: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整体购买未竣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然后投入资金继续建设,完成后再转让的,其扣除项目如下:(一)取得未竣工房地产所支付的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包括契税。(二)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三)房地产开发费用。(四)转让房地产环节缴纳的有关税金。(五)加计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开发成本的20%

在建工程,是指经批准立项,拥有合法完整用地手续,依据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在国有土地上正在建设(含已停建或缓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工程项目。

在建工程转让,则是指转让方将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附着于该土地上的未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一并转让给受让方,并由受让方支付转让价款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就在建工程转让的概念给出了“实际投入资金额应占全部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的量化标准,这也是当前税务机关实务中的处理基准。除此以外,个别地方税务机关也有一些例外规定,比如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1]10号文中提出的“转让土地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以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为主(建筑物占总售价的30%以内)的行为”就把这一指标界定在了30%的程度上。

一、在建工程转让模式,通常应用于哪些场景?

1、部分房企因资金链紧张导致不得不将在建工程阶段的项目对外转让;

2、合作协议已签订,但净地转让受限,买方代建或卖方自建至25%再转让;

3、项目被抵押,在他人名下进行前期开发后解押转让;

4、城市更新等特殊项目合作开发中,其他资产剥离方式受限;

 

二、在建工程转让模式尽调要点

1、转让方决策风险

转让方内部是否已一致决策;

2、受让方财务、税务风险

转让方是否已全额支付土地出让金、土地是否存在长期闲置情况;

垫资代建的安全性;

3、标的资产的法律风险

1)土地是否可法定转让;

2)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拆迁补偿安置及其履行情况;

3)标的资产解除抵押、查封的风险及涉诉情况(防范资产解压/解封后、变更登记前再度被债权人查封风险,及工程欠款导致的新旧施工单位冲突);

4)未完成合同的解除与重新签订是否存在障碍;原施工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及债权债务承担条款;备案转移及证照更名是否存在障碍;

5)在建工程已取得预售许可证并部分预售,原预售合同的处理;

三、在建工程转让模式一般操作流程

表二:在建工程转让一般流程图

四、在建工程转让模式特殊操作流程

为促进土地要素流通、盘活存量土地,同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017年1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2号),以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作为试点范围,并重点关注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一并交易的情况。

以试点城市南宁为例,2017年12月12日,南宁市国土局首批3宗二级市场试点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鉴证签约。对已投资额未达总投资额25%(含净地)土地的转让,受让人仅凭原土地证、原出让合同、交易鉴证书就可办理工程建设手续缺项审批,待开工建设达25%后,再办理手续过户(操作示例如下)。

但需要注意的是,笔者也了解到,南宁的鉴证交易实务中,需先完税,然后开发至25%再过户,这也提醒了我们,实操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细节都需严肃对待。

表三:鉴证交易模式操作流程图

五、在建工程转让涉税分析

根据表四,在建工程转让过程中交易双方的一般纳税情况是比较清晰易懂的。那么,在此种模式下,涉及到哪些较复杂的税务问题呢?增值税适用免税转让情况下土地价款在下一开发环节差额扣减的问题笔者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与大家探讨。本文将主要探讨土地增值税重复加计扣除问题。

表四:在建工程转让模式基本纳税情况

收购前的投资是否允许再次加计扣除?

1)国家级税法层面上未明文禁止在建工程转让与转让后开发环节两次加计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例第六条所列的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具体为:(三)...,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百分之十以内计算扣除。(六)根据条例第六条(五)项规定,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加计百分之二十的扣除”。

同时,《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3号)中也未明确规定对在建工程转让前的开发成本不得重复加计扣除。

由此可见,重复加计扣除不违背上位法,也未在广东省本级法规性文件中有禁止性规定。

2)地方操作实践规定不一,有些地方政策明文禁止重复加计扣除。

土地增值税实施条例准许各省级政府自行制订各地土增税清算规程,广西地税为堵塞企业利用土地增值税加计扣除的漏洞,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第1号)中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个政策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四十七条:“如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进行了实质性的土地整理、开发,但未建造房屋即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其扣除项目如下:(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包括契税。(二)开发土地的成本。(三)加计开发土地成本的20%。(四)与转让土地使用权有关的税金”;

第四十八条:“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整体购买未竣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然后投入资金继续建设,完成后再转让的,其扣除项目如下:(一)取得未竣工房地产所支付的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包括契税。(二)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三)房地产开发费用。(四)转让房地产环节缴纳的有关税金。(五)加计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开发成本的20%。”。

但该规定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企业在操作实践中,仍可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争取两次加计扣除开发成本。

六、在建工程转让模式参考

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在建工程转让实务中常规的模式和做法,下文为大家列举了一种由买方垫资开发到25%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模式,以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让方也需注意垫资开发的公章、经营证照原件共管;委托贷款担保;目标地块及在建工程转让过户阶段,约定转让价格与评估价格不一致的处理;税费承担主体、方式界定;卖方配合合同、证照等的手续变更;在建工程转让价格的借款抵扣方式等一系列控制要点和风险问题,以顺利完成在建工程项目转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9/12 8:29:39

    立即咨询

    欠钱不还先和解,专业人士帮您和解。遇到欠钱不还,和解不成再打官司,已经是我们老百姓、企业家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我们是一群实战经验丰富的专门替您解决问题的人,不只会打官司,我有千方百计解谜,千头万绪。如果你有欠款,工程款、合同款要不回,欢迎与我沟通交流,欠债就必须要还公户账,律师帮你要回每一笔欠款。

  • 公司无论重组还是破产发放员工的工资及待遇是首位,可以申请要求发放工资
  • 企业工程转包事故案例(工程转包民事纠纷案例)

    企业工程转包事故案例(工程转包民事纠纷案例)

    内容:要督促指导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预防和控制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关于对近期几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通报的内容主体2010年1月3日,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7人死亡、8人重伤。

    2024.01.16389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8/21 16:02:48

    立即咨询
    三人经商议合伙干工程, 由于合作期间分歧较大,两人退股, 导致后期发包人拒绝支付工程款, 869万欠款该如何快速要回? 三人商议合伙干工程 2017年,工程公司(化名)经招投标取得某县区交通运输扶贫“建养一体化”工程的施工。 经由市政建设公司(化名)的法定代表人及胡先生与工程公司商谈一致,将工程中的其中五个标段的施工进行转包。 胡先生与沈某、孙某三人经过协商,由胡先生和孙某负责出资,沈某负责承接工程,三人共同承包该标段的工程施工,以市政建设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于2017年6月20日正式开始施工。 由胡先生与孙某负责现场项目施工管理,组织人力、机械设备、原材料等,并在现场临时搭建混凝土搅拌站,对上述标段进行实际施工。 两人退股导致工程款拖延 2017年7月9日,沈某、孙某与胡先生共同补签《项目合作协议书》一份,约定合作承包施工范围、股份比例、工程管理责任及分工、资金、财务管理等内容。 2018年11月4日,市政建设公司与工程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工程内容、工程地点、工期、定价方式、工程款支付等。 2019年1月16日,因沈某、孙某与胡先生在合作期间出现分歧,故沈某、孙某退出合作,由胡先生继续施工,各方签订合同一份,由胡先生支付沈某、孙某相应股份转让款,承接的上述工程由胡先生继续施工。 2019年12月31日,胡先生按期完成上述所有工程的施工义务,并交付业主使用至今。市政建设公司与工程公司已支付了一部分工程款,还剩余约869万元工程款一直拖延支付。 申请仲裁要回全部款项 2020年—2023年间,胡先生无数次与多个合作方沟通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与矛盾,所以款项一拖再拖,一直未解决工程款纠纷。 于是在2023年6月,胡先生找到北京天用律所,天用律师帮助胡先生梳理了案情,指导收集证据,包括合同、施工情况记录、合作协议书、结算会议纪要等全面的证据资料。 资料准备齐全后向北京仲裁委申请仲裁,由两位资深的天用律师参与出庭。庭审中,天用律师对全面的证据进行观点论述,对被拖欠的工程款据理力争,得到了仲裁院的认可与支持。 经合议,仲裁庭裁决如下: 1、工程公司向胡先生支付工程款869万元; 2、本案支出的保全费、保全保险费和律师费全部由工程公司承担; 3、本案仲裁费由胡先生承担20%,由工程公司承担 80%。 经过天用律师的不懈努力,胡先生的全部诉求达成,胡先生对天用律师的专业能力非常认可,特意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 股权转让和营业执照没有关系的。
  • 房地产企业转让在建工程涉税都有什么问题

    房地产企业转让在建工程涉税都有什么问题

    内容: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整体购买未竣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然后投入资金继续建设,完成后再转让的,其扣除项目如下:(一)取得未竣工房地产所支付的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包括契税。(二)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三)房地产开发费用。(四)转让房地产环节缴纳的有关税金。(五)加计改良开发未竣工房地产开发成本的20%

    2022.11.3090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1/25 11:24:55

    立即咨询
    工程合同无效,约定的管理费如何处理?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及风险点有哪些?项目存在挂靠,怎么解决管理费问题?10年法院审判工作实践经验,谈判、调解、保全、债权转让、诉讼,多种定制解决方案,帮您快速要回工程款。
  • 你的问题解决,关键在于弄清什么是在建工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的成立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建工程抵押的法律依据有两个:一是建设部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登记办法》,该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改造担保的行为。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依法获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抵押的,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物登记,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除此之外,我国并没有在法律、法规层面对在建工程抵押作出明确规定。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在建工程抵押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主体条件:抵押人必须是借款合同的债务人,同时也是在建工程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人;抵押权人是借款合同的贷款人,这里的贷款人只能是具有贷款经营权的金融机构,通常是商业银行;抵押人不能将其在建工程作为第三方银行贷款的抵押物。2.客体条件:在建工程抵押的抵押物必须是抵押人合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合法建造的在建工程;3.形式条件: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在建工程抵押合同生效,并依法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手续。4.目的条件: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的目的是继续建造工程,只能为取得在建工程本身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方能将在建工程抵押,而不能为其他贷款将在建工程抵押。你在咨询中提到,河南某房地产公司以其在建工程为郑州某建筑公司的贷款提供抵押担保,根据上述四个条件,这样的在建工程抵押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抵押人不能将其在建工程作为第三方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地房管局违规办理了在建工程抵押,相关利害关系方也是可以依法申请撤销的。综上,请你所在公司谨慎操作,识别并防控法律风险。
  • 企业如何解决拖欠货款问题

    企业如何解决拖欠货款问题

    内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货款纠纷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由于货款未收回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如何解决公司经营中的货款纠纷?

    2024.04.25361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1/18 11:33:20

    立即咨询
    因拖欠工程款打官司,律师费谁承担? 在建工案件中发包人欠付工程款,承包人起诉后,在合同未约定律师费、保全费的情况下,能否主张律师费和保全费? 最高人民法院在一起建工案件的再审审查中给出回应。 法院经审理查明—— 2015年,万某挂靠在华宇公司名下承包工程,宏星房地产对此明知,仍与之签订《工程承包意向书》,将旧城改造工程发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万某。 2016年,宏星房地产与华宇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其后华宇公司与万某签订《内部承包协议书》,将旧城改造项目转包给万某。 但截至2019年11月,万某向宏星公司交付了案涉房屋,但一直未结清工程款,也未办理竣工验收。 万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华宇和宏星承担连带责任,支付工程进度款686万,律师费20万,保全费用2.7万及逾期利息1657万。 一审法院判决—— 支持386万的工程款及相应利息请求;就律师费和保全费,因律师费、诉讼保全担保费均为万某在诉讼过程中自行支出的诉讼成本,该费用双方未有明确约定,且非因诉讼必须产生的费用,故其主张不予支持。 二审法院认为—— 关于一审判决华宇公司、宏星公司向万学才支付工程款是否正确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之规定,宏星公司、华宇公司应向万某支付工程款。一审判决华宇公司、宏星公司向万某支付工程款386万正确,本院予以维持。 关于一审判决对律师费200000元及保全担保费27746.71元的认定是否正确的问题。本院认为,关于万某主张的律师费200000元的问题。 尽管万某与华宇公司、宏星公司对律师费的承担并无约定,但华宇公司、宏星公司在工程已经被擅自使用的情况下,仍以各种理由抗辩,拖延承担支付工程款义务,属不诚信的诉讼行为,造成了司法资源的额外消耗和万学才的额外支出。 且万某因此次诉讼发生的律师费,既是其为对抗华宇公司、宏星公司拖延支付工程款行为的额外支出,也是其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支出的合理费用。故万某的此项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关于万某主张的保全担保费27746.71元的问题。本案诉讼系因华宇公司、宏星公司欠付万学才工程款引起,万某为实现其债权,申请财产保全,并以保险公司提供保全保险的方式进行财产担保,系万某为实现其债权所支出的合理、必要费用,属于万某的损失。万某的此项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判决,宏星房地产和华宇公司支付万某律师费200000元及保全担保费27746.71元。其它项予以维持。 华宇公司和宏星房地产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 宏星公司、华宇公司是否应承担律师费的问题。万某因诉讼所发生的律师费和保全费属于确定发生的支出,原审法院认为案涉工程已经实际交付使用,宏星公司、华宇公司拒不支付相应的工程款以致引发本案诉讼,宏星公司、华宇公司应向万学才支付万某为维护其合法权益所支出的费用并无不当。 故对宏星公司、华宇公司主张不应承担律师费的再审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 律师回复中...
  • 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的方法,拖欠工程款化解方案

    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的方法,拖欠工程款化解方案

    内容:拖欠工程款是如何处理法律分析:拖欠工程款处理如下:1、工程若没有结算,要及时发函件要求对方结算,若不结算,你们要保留好建筑工程合同及相关工程签证、会议纪要等能证明施工关系及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及工程竣工的相关证据,及时起诉对方,2、不及时竣工验收情况下工程造价结算款的确定3、实际施工人的保护4、拖欠工程款的利息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

    2024.03.04721人收看
  •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2023/4/17 10:01:04

    立即咨询
    司法部发布律师工作指导案例 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做好新时代律师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2022年12月30日,司法部发布3篇律师代理成功的诉讼案例。 此次发布的3篇案例均为民事诉讼案例。案例一“律师代理某建设集团诉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案”,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涉及工程招投标、招投标过程中备案合同和非备案合同的效力之争以及结算合同效力问题,在一审判决败诉的情况下,代理律师围绕结算协议的独立性进行论证,最终赢得法院支持。案例二“律师代理某商业经营公司参与汪某伟诉某蔬菜集团、某蔬菜批发市场、某商业经营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再审案”,为债权转让纠纷案,涉及不良资产处理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与公司法人的认定,律师从事实认定和二者法律适用的不同作为切入点,释法说理,最大限度维护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案例三“律师代理某银行分行参与某融资担保公司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二审、再审案”,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涉及在执行标的上同时存在质权与抵押权如何确定清偿顺序的问题,律师适用民法典以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论证,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对相关案件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上案例均可在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询。
  • 如果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可能承担赔偿责任。中国法律规定,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责令上级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部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企业和个人之间无偿借款涉税问题(企业、个人之间无偿借款也需要纳税,你知道吗?)

    企业和个人之间无偿借款涉税问题(企业、个人之间无偿借款也需要纳税,你知道吗?)

    内容:最近有创业人向笔者玩笑,“在企业活动中,万事未必法,但万事皆可税”,我询问“何解?”创业人向我炫耀了他最近学到的知识点:企业、个人之间无偿借款的业务,也需要纳税。巴拉巴拉了半天。我听了似有道理,果然实践出真知。那么,有关企业、个人之间无偿借款也需要纳税,您知道吗?

    2022.11.24840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