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骗了近1万元,警察不立案,我该怎么办?



我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个女孩,她说家人看病急需用钱,先后分几次向我借了近1万元。现在他把我微信删了,我找警察报案,警察却不给我立案。我该怎么办?
我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个女孩,她说家人看病急需用钱,先后分几次向我借了近1万元。现在他把我微信删了,我找警察报案,警察却不给我立案。我该怎么办?
2025/4/10 19:03:23
内容: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可以立案,立案标准如下: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4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5、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可以立案,立案标准如下:个人诈骗公私财物在4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4、诈骗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2、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较大,即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2025/4/9 7:13:57
有粉丝问,河北男孩骑行被碾压头部致死,保险公司栽培吗?这种情况首先要看责任划分,只有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才会产出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才会理赔。机动车三者险属于责任险,无责任往往不予理赔。但考虑到机动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大众交通意识还不太强,完全由机动车一方或者另一方承担全责也不公允。所以有交强险,只要发生交通事故,承保了交强险的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的赔强限额内先行赔付。
内容:留置盘问与拘传都是公安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在行为方式上二者很相近,即都是由公安机关的警察将嫌疑人带往公安机关,进行盘问或讯问。但是,留置盘问与拘传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内容:当被告是自然人,在立案时原告需要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等,和律师签署委托协议,律师接受委托去法院申请《调查令》,拿着调查令去当地派出所和户籍中心去调取被告身份信息,当然,如果以上提到的能使被告区别于他人的信息原告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办法&mdash,不知道被告的身份证号如何起诉,现在去法院立案,一般都会要求提供被告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基于这个要求,身份证号当然是最优解,但原告确实不知道被告身份证号的情况下,提供其他能使被告区别于他人的信息,也是可以立案的。
2024/4/7 14:38:59
内容:综上所述,如果被骗数额达到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就可以去公安机关报警立案了,也就是3000元,省份不同数额标准不同,具体是2000-4000元之间,就算被骗金额达不到立案标准,也是可以报案的,公安机关会将你提供的材料以及陈述信息一一记录在案,如果有其他人被同种形式被骗,一旦有相同的受害者受骗,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立案追诉,一旦够上被审判后就有退脏程序了,被骗的损失就有可能会被追回,其次,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首先公安部门以被诈骗金额少不立案本身就是错误的,立案分为立为刑事案件(一般诈骗案件金额在2000元)或治安案件(无金额限制,不超过2000元的),如果受害人被骗金额不满足立案条件,受害人可以前往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填写详细资料进行举报,其次对于网络诈骗案件,由于都是异地作案,立案管辖单位多(比如你们群里每个人可能报案地不同),侦察费用高,取证难度大,追抓嫌疑人困难,如果串并发现作案人员累计诈骗额度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立即立案调查。
2023/8/15 19:14:51
内容:当事人不服在执行实施阶段直接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 依次申请异议审査, 并申请复议, 在实践中, 复议后存在另行起诉,要求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和提出执行异议之诉,两审的路径,2016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20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