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认定书出来不服怎么办 #

被浏览:173

黄东洁律师 2022-08-04 173人收看
3、法律依据: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8)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8)第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现场督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1、如果交通事故中有逃逸、检验和鉴定等情形发生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实有可能在一个月内做不出责任认定,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 没有具体规定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最长时间,一般在交通事故之日起10内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像上述情况有可能是需要对交通事故进行检验鉴定才长时间未出具认定书,具体情况可以向处理交通事故的部门咨询。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时该怎么处理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时该怎么处理

    内容: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于事故认定的具体要求和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可以确定申请复核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事故的基本事实的记载是否客观全面,适用法律是否正确,3、复核后,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怎么办旧的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04号令)会终止复核,新规下,复核程序正常进行,交警部门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作出决定的检察院,4、复核后,当事人起诉,法院受理怎么办旧的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04号令)会终止复核,新规下,复核程序正常进行,交警部门将受理当事人复核申请的有关情况告知受案的人民法院。

    2024.04.23649人收看
  • 中国法律规定的交通责任认定书下来后,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

    内容: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 - 责任划分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相关案件时,律师通常需要帮助委托人分析责任认定书的内容,解释相关法律条款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评估委托人的权益和风险,并协助委托人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在处理责任认定书的赔偿要求时,律师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判例,帮助委托人评估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与对方协商达成赔偿协议,或者在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刑事诉讼时,律师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判例,帮助委托人评估刑事诉讼的风险和可能的结果,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为委托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

    2023.09.07560人收看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般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应当在查获交通事故车辆和司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检查鉴定的,应当自检查报告和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书。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了以后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了以后怎么办?

    内容:进入民事赔偿调解在认定书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就可以进入到民事赔偿调解阶段,双方可以选择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民事赔偿调解,也可以选择事故办案民警进行民事赔偿调解,复核结论当事人收到了复核结论之后,如果是维持的,那么咱们当事人手上拿的原来认定书,就已经生效了,双方就可以进入到调解阶段,确定事故责任是否满意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在收到交警认定书之后,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交警划分的责任,你是否满意,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在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就是双方当事人一方不愿意进行调解,作为另一方当事人,只能选择到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

    2023.06.08477人收看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赔偿事宜。当事人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对于道路交通责任认定书不服的做法

    对于道路交通责任认定书不服的做法

    内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并通过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所出具的法律文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十日。

    2023.05.0835人收看
  • 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方拒绝签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其他方式送达成功后生效,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检查、检查、调查及相关检查、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鉴定书。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多久出来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多久出来

    内容: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023.05.0853人收看
  • 如果一方拒绝签署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交付。交付成功后,即使一方不签字,事故认定书也将生效。当事人应当根据事故认定书协商处理赔偿事宜。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几天出来?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几天出来?

    内容:一般的交通事故,如果事实简单,责任清楚,负责处理的交警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开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一些后果,需要勘查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这种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之内,交警部门可以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2023.02.22153人收看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能被推翻。根据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审查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审查原事故认定书,认为符合规定的,应当作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的审查结论。
  • 《交通事故认定书》,判了责任大小,不服怎么改?

    《交通事故认定书》,判了责任大小,不服怎么改?

    内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个证据,而且是书证,法院基本上已经不会改变认定书的内容了。主要是因为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一般的法律人、检察院、法院只能判断一些简单的时间,复杂的​真不能凭感觉去认定。因此上了法院,这是一个霸王书证,几乎不能被推翻和改变,是判决的基础,赔偿的依据,与行政处罚、拘留、犯罪​挂钩。

    2023.01.2836人收看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鉴定意见,原则上属于证据,而不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因此如果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对该认定书不服,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即使提起了诉讼,法院也会驳回当事人的起诉。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处理)

    内容: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会给咱们当事人下发认定书。当事人收到了认定书之后,接下来的流程应该如何去走?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出来后,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2022.12.1938人收看
  • 对交通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向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

    内容:《规则》还规定,专家组围绕上述内容对交通事故案件复查或复核后形成《复核(复查)意见书》,载明审核确认的事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意见。承办单位接到处理决定后,应当在规定的办案时效内重新做出交通事故认定。

    2022.12.1412人收看
  • 一般受害者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是通过交警人员从中协调,责令需要对事故负全责的那一方,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对待事故的善后工作,并且为受害的一方垫付一定数额的费用
  • 责任认定书出来后不服应该怎么办_责任认定书出来后不服应该怎么办理

    责任认定书出来后不服应该怎么办_责任认定书出来后不服应该怎么办理

    内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022.12.1216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