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多长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出院后伤残鉴定什么时候做)

导读:
伤残鉴定是民事赔偿案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根据《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伤残鉴定分一般伤残和重大疾病两类。重大疾病包括残疾程度、功能障碍等。
一般案件在医疗终结后进行,但是有些案件的治疗终结时间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伤残等级主要分为十级伤残等级。
一般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不进行伤残鉴定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了,那么做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多久呢?在我国目前法律中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医疗康复期间以及治疗终结后进行伤残鉴定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受伤事故发生在保险公司赔偿责任期间内,受伤伤者可以先治疗康复出院,后由保险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康复期间、康复终结后的伤残评定,在司法鉴定机构出具伤残评定结论书或者伤情确认书之后才可以进行赔偿责任认定或赔偿金额赔付。
1、根据《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在治疗期间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在收到受害人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受害人申请后,应对申请人的委托事项和请求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申请人对其提出的异议,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异议答辩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放弃对申请人资格和权利进行审查和确认的权利。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到医院进行复查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查时必须要带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相关材料,如果有医疗事故鉴定书等证据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根据《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医疗康复期、治疗终结后的伤残评定,一般应在医疗康复期内进行。
医疗康复期内,受害人的身体功能恢复程度应符合本通则确定的伤残评定标准。医疗康复期包括一般治愈出院,即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的时间;包括手术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出院,即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障碍情况进行鉴定并告知鉴定结论、治疗方法及所需费用。而治疗终结后的伤残评定包括骨折脱位或骨折不愈合(包括截瘫)、脑损伤所致后遗症等。如果伤者因交通事故致残导致精神方面受到损害的,要及时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损害鉴定,并且在司法鉴定机构出具伤情确认书之后才可以进行赔偿金额赔付。交通事故受害人如有不懂的可以随时咨询专业人士,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3、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且经医疗鉴定为九级伤残或十级伤残,则可以向法院申请认定伤残等级。
对于伤残等级鉴定,一般在受害人出院后的3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不过在交通事故纠纷中如果受伤事故发生在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期间内,则需要根据保险公司的通知要求受害人到医院就诊,接受医生诊断及治疗。
4、交通事故受害人如未达到以上规定的伤残等级等级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申请进行伤残评定。
在伤残评定中,受害人需要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鉴定意见;(2)受害人与肇事司机的有效通话记录或者录音。以上材料需要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不接受任何个人和单位的委托。对于司法鉴定机构所出具的书面结论,如有异议者,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法院在受理当事人再次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5、如果交通事故受害人在治疗期间或者治疗终结后死亡,则应该向保险公司提交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户籍所在地以及死亡原因等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应当载明当事人是否为工伤或因公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