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和醉驾的标准(新交规酒驾和醉驾的标准)

导读:
酒驾和醉驾的标准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暂扣六个月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近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交管局获悉,全省各地交警部门将在近期集中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给予“顶格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对于驾驶人被依法查处时体内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 mg/100 ml的:给予200元罚款、暂扣6个月行驶证并处暂扣6个月驾驶证的处罚。
1.什么是酒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是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 mg/100 ml,小于80 mg/100 ml的驾驶行为。酒驾和醉驾都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属于对个人和他人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司机饮酒后驾车被查到将受到处罚,同时要进行抽血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达到了醉酒标准,会对司机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酒后驾车的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也就是说酒后驾驶不仅要罚款,还要被吊销驾驶证。所以说酒后不能开车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对于什么情况下算是酒后驾车,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酒驾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说对于是否属于醉酒驾车的标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3.什么情况下不能开车
酒后驾驶机动车,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这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下人会产生困倦、眼胀、头疼等感觉,这种感觉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便会影响驾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车。所以喝酒不开车是绝对禁止的,开车不喝酒。不过,还是有一些司机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应酬,但是喝酒后如果不能立即开车,就会造成很大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