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导读:
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因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产生的赔偿纠纷。它主要包括医疗事故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医疗事故赔偿中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因此,医疗机构在发生死亡事件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处理善后事宜,并支付相应的费用,使死者得到合理的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因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但患者有重大过失的除外。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的,其近亲属应当向医疗机构支付丧葬费、抚恤金、抚恤费等费用。
赔偿项目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医疗机构改善治疗和康复状况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可以提出计算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死亡赔偿金。但是,受害人确有必要进行伤残鉴定的,可以申请伤残等级鉴定。但司法鉴定的残疾赔偿项目和护理项目不得与医疗事故赔偿项目重复。
赔偿数额
医疗事故赔偿的数额,应当根据医疗损害的事实、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程度以及对患者人身伤亡后果的严重性,结合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调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的通知》第(七)项规定执行。对死亡、伤残赔偿金计算方式进行明确后,在具体判决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赔偿数额是法律规定的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明确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还规定了“患者有权要求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因此,医疗事故侵权赔偿案件也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支付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赔偿方式方法
1.补偿。赔偿金额一般为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的一倍或两倍,最高不超过3000元;
2.赔偿项目。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按规定可调高不超过30%,但不得超过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