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交通赔偿标准一览表)

导读: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四)造成人身伤亡的,对死亡事故中被害人合法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赔偿。”即交强险承担事故责任限额与机动车损失费用的比例为10%,即如果死亡人数为3人(含3人)则交强险赔偿限额为5万元;
若死亡人数不足3人,则交强险对死亡人员以外的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限额为1万元;若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交强险中的赔偿上限为15万元。在交强险保险赔偿限额内,受害人有权就超过部分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如果超过部分向其他民事侵权人主张权利了,在交通事故中也有权要求对超出保险责任份额以外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但是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方车辆受损或者车上人员伤亡的是不属于赔付范围的。例如:车外碰撞、交通阻塞、行人违章驾驶等均属于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范围。如果当事人在上述情况下提出要求承担相应责任的话,就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对方车辆受损或者车上人员伤亡等事实存在。
一、受害人有证据证明车辆受损的,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照片等;
受害人无证据证明车辆受损的,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车辆损失清单等。如果对方有证据证明车内人员伤亡的,则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对方车辆受损、车上人员受伤;或对方车上人员伤亡,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双方车辆没有发生直接碰撞或者轻微碰撞事故等。那么一般情况下应由一方赔偿对方损失后承担全责;但如果是双方发生了碰撞或者轻微损伤事故等,则不会影响责任划分的认定。
二、受害人没有证据证明车辆受损的,提供事故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及相关医院出具或认可的诊断文件或者疾病证明等;
车辆被他人故意碰撞、损坏,受害人不能证明是对方过错造成的,提供与事故发生有因果关系的证据材料。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车辆被他人故意碰撞、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一般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13号)第三十五条关于“受害人有证据证明其损失是对方过错造成的”情形下,应以“因果关系”为基础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损害。
但是实践中,由于车辆驾驶人、驾驶员与受害人之间是雇佣关系,故很难确定其双方存在何种因果关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车辆发生过碰撞或者受到了损坏的话,那么就可以作为确定其损失是否存在的依据。此外,如果有证据表明车内是被侵权人本人造成的,则也应当由被侵权人就其人身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三、受害人有证据证明车辆受损的,提供相关单据及复印件并说明原因;
有证据证明车上人员受伤的,提供相关单据及复印件并说明原因;有证据证明财产损失的,提交相关单据及复印件并说明原因。如果有保险公司的责任限额范围内的赔偿款,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会按照交强险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因为只要是交强险的赔款,就应当由保险赔偿金进行赔付。但是有些车辆损失较小,且无责任限额。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予以救助。
四、如果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并无其他更好的证据证明可以赔偿,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由警察处理事故。
警察应当当场对交通事故进行勘查,并作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决定。如果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也可以要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先行垫付抢救费用,然后再向侵权人追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一般有两种:一是民事赔偿,二是行政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过程中公布明确赔偿标准,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害方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得到及时的赔偿或抚恤金。
首先,交通事故赔偿的标准有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及当事驾驶人之间协商的标准。国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驾驶人对受益人或受害人予以抚恤金。具体的标准是:对造成交通事故轻微伤亡的,抚恤费应当按照受害人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如果受害人死亡,抚恤金按照受害人当年月均收入的三倍征收。
其次,驾驶人也可以就赔偿标准进行协商,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例如双方可以就具体的抚恤金进行最高数量的协商,这样就可以节省受害人所需支付的费用,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如果协商的结果有损害被害人的利益,被害人有权向法庭提出诉讼。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受国家法律的制约,受害人可以从抚恤金中得到补偿,也可以向法庭提出诉讼,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因此,为了交通安全,驾驶人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尊重交通规则,加强驾驶技术和技巧,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受害人和侵权人之间的经济赔偿规定,由公安部门提出。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法》的规定,有关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实施和管理,旨在保障受害人享受伤害赔偿权利,保护侵权人承担伤害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分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人身伤害赔偿标准和精神损害赔偿标准。首先,财产损失赔偿标准指在交通事故当中,财产损失有特殊情况,比如车辆受损,费用由侵权人承担。其次,人身伤害赔偿标准指受害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由侵权人承担,并且有四个专业的赔偿标准:一次性赔偿金,生活抚恤金,护理费和失能津贴。最后,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指,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情况,由侵权人承担。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不仅是法律法规,也是受害人享受赔偿权利的依据,在受害人申请赔偿时,也是依据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规定来申请赔偿权利。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为受害人维权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不断完善了我国的交通事故赔偿制度,有助于维护受害者正当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