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骗彩礼钱判刑怎么判

导读:
骗婚骗彩礼钱判刑怎么判
在我国,结婚是人生大事,可是一些农村地区,彩礼钱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有些人会通过骗婚来骗取彩礼钱,那么骗婚骗彩礼判刑怎么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嫁女儿”“娶媳妇”等字眼。这不单单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涉及到一个法律问题。因为我国婚姻法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一些案件中法院并不能准确认定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一、骗婚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这是一种利用婚姻进行诈骗的行为。“骗婚”是一种犯罪行为,不属于民法中的民事行为,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能认定为诈骗罪。但是,从刑法的角度来讲,“结婚骗取彩礼,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定为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其他数额较大之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并且造成特别严重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骗婚案件中往往涉及到财产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很少会出现以骗婚为名实施诈骗和转移财产等行为。
二、刑法对骗婚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认定是根据司法解释,而不是具体案例。
司法解释规定: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自然人。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超过三年尚不构成犯罪的,责令退还给本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列举哪些情形会构成诈骗罪,但是这些规定是在具体案例中进行细化了相应的认定标准。所以对于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所列举的诈骗公私财物造成损失较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可以直接认定为犯诈骗罪;根据具体案情确定该罪名是不准确的。
三、本案中,张某通过与周某相识后,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对方钱财和女方首饰、衣物等,虽然并未与周某发生实质性性关系,但也属于典型的诈骗行为。
那么张某是否构成诈骗罪呢?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财产,构成诈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