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会不会被判刑

导读:
—骗婚会不会被判刑?
一、法律中是怎样规定骗婚的?
婚姻诈骗,也就是骗婚,不是法律定义,法律上对骗婚没有定义,也没有对骗婚行为作一个明确的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之规定,骗婚人与被骗婚人的婚姻关系属于婚姻法中的合法婚姻。
二、骗婚会不会被判刑?会构成哪些犯罪?
如果确实存在骗婚谋取利益的行为,一般会牵涉一系列的违法行为,比如伪造证件(伪造学历和身份)、招摇撞骗(假扮军人等)、诈骗。
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较大的财物,还没有结婚的很可能会涉嫌诈骗罪。这种情况骗的是彩礼,以结婚为理由,拿了大额的彩礼就消失了,诈骗的故意就很明显了。如经法院判决,确认构成刑事犯罪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结了婚,就很难认定诈骗罪了。
三、骗婚但没有骗取财产算犯法吗?
如前所述,如果确实存在骗婚谋取利益的行为,一般会牵涉一系列的违法行为,比如伪造证件(伪造学历和身份)、招摇撞骗(假扮军人等)、诈骗。
所在,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骗婚者虽然没有成功骗取财物,但是,骗婚者存在伪造证件或私自刻章等行为的,还有可能会构成招摇撞骗罪、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四、遭遇骗婚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骗婚行为而取得婚姻登记的,属于合法婚姻,故双方只能通过离婚的途径解决。
如果对方有骗婚索取财产的行为,想要取回财产,在实践操作中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虽然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司法解释对返还彩礼只规定了三种情形: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被骗人只有举证证明存在上述任一情形,才能要求对方返还彩礼。举证难度最大的是第三种情形,被骗人若不能为“因给付导致自己生活困难”来举证,法院将不支持返还财产的诉求。
所以,为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稳妥的方法是结婚前先相互了解一下对方,不要为了结婚而着急结婚,知根知底的最好了。一旦发现对方有异常,不要急着登记结婚,更不要轻易交付财产。如果发现被骗婚了,及时报警,如果是结婚登记后发现被骗婚的,应及时固定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