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名下没有财产怎么办(欠钱不还也没有财产)

导读:
一、老赖欠钱不还,名下无任何资产,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老赖欠钱不还,名下无任何资产,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可以先收集证据,提交证据,然后申请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
“老赖”就是指那些总赖着不还钱的人。遇到这种人非常要命,打不得骂不得也催不得的,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对老赖束手无策的。但是随着普法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人都能够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了。总之,不管怎么说告他是必须要的。
一、财产保全
在法律中如果遇到老赖,你是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这个手段的本质就是“冻结”老赖的财产,然后防止他偷偷转移财产。个人建议在发生纠纷的第一时间就要申请财产保全,不然你防不胜防的。这个手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二、强制执行
这个手段主要是运用于胜诉判决后,这是为了尽快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钱。不然很可能老赖又会接着赖。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我们需要收集证据,提供证据等步骤,因为有的老赖财产信息隐藏很深,表面很可能一穷二白但是背后富的流油了。所以搜集信息非常必要。如果我们自己搜集不到,可以向法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
三、执行工资等
没有财产不意味着一穷二白,可以申请扣除被执行人的住房公积金,或者使用支付宝,养老保险和其他存款来偿还债务。
四、限制其高额消费
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申请限制高额消费,让他们从奢靡的生活跌落,这种对于那些人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五、亲属偿还
如果后面老赖实在掏不出钱来,那么就让配偶和孩子家人等偿还。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而且普遍明面上没有财产的老赖,他的家人财产都非常丰厚。所以,直接釜底抽薪好了。
二、欠钱的人没钱还,也没有资产怎么办
债权能否变现还得从两种情况来看,我们从坏到好的情况说起。
1、债务人确实没有相应资产还债,无力履行判决
钱从债务人身上出,如果债务人真的没钱,那即使法院作出胜诉判决,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无法实现债权。确实无法执行的,法院也只能暂时中止执行。真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无奈的。
2、债务人有一定资产,但不易变现,个人资信、经营状况出现困难。
这种情况下,债务人的资产也许仍足以偿还债务,但现金不足,可能是房产、车辆、货物等其他资产。现金不足,遇到困难,也许是债务人未按时付款的原因。当债务人处于这种状态时,债权人最好及时起诉并考虑申请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保全、查封。以免债务人在诉讼期间转移资产,导致最终执行出现困难。实用法律知识这种情况法院判决后,仍可能会拖延支付,申请执行后,由于现金资产不足,对于其他资产,是否方便执行、能否很快变现,法院要酌情处理。执行也许会遇到障碍。但是只要资产在,且确实不至于资不抵债,最终债权人的债务应该还是能实现的。
民间借贷中你该注意哪些事?
借条怎么写才能有法律效力也是有讲究的。本案例中与企业法定代表或者股东签订借款协议时,就需注意在合同内容中区分究竟是个人借款还是公司借款。除了本案例中的情况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虚报姓名、故意模仿他人字迹等情形,一旦发生纠纷,即使有借条也难以确认究竟谁是真正的借款人。所以在借款时,双方都应该认真核实对方身份,确定无误后记录准确的姓名、身份证号、住所地等具体个人信息,以防出现借钱后讨要无主的情况。
总结: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债务人如果无力清偿债务并且没有资产可供执行的,债权一般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是暂时无力偿还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分期清偿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关于欠钱不还有以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条(人保和物保并存时担保权的实行规则)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三、老赖欠钱不还名下没有资产怎么办
老赖欠钱不还,名下又没有财产可供抵债的话,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老赖的财产情况,看看其是否有恶意转移财产行为,要知道,有不少老赖会在决定不还钱的时候就先将名下财产进行转移,然后表面上看似没钱,实际上却富有的很。
对此,如果法院查出老赖的确有故意转移财产的行为,那就可以行使撤销权或者追加财产受让人为失信被执行人,然后扣押财产用以抵偿欠款。
而让法院强制执行,将对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当中,不仅个人日常生活消费、出行会受限制,其子女参军、报考公务员,进行政审都有可能会受影响,如此震慑老赖,也可达到催促其还钱的目的。
大家需要注意,像老赖名下住房、工资收入、养老金、配偶财产、未成年子女来历不明巨额财产都可能会被法院强制执行。
四、欠钱不还执行无财产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务人欠债还不起又无财产可执行的,如果只是暂时性的,可以申请分期偿还,如果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五、欠款人不还钱也没有可执行财产怎么办
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可以把债务人列入失信名单,一旦债务人有高消费,就可以监控追踪。但如果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财产,拒不执行,申请人应当从三个方面给其压力:
其一,追加被执行人延期执行的罚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到期没有履行义务,应当按应给付金额同期贷款利率的两倍计算延期付款违约金。这样算来,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支付应付的欠款,每拖一天,就要多支付很多违约金。
其二,积极配合法院,追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为早日实现自己的权益,当事人自己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寻求被执行人财产的线索,必要时,可以再请一些专业调查机构予以协助。如果感觉法院的力度不够,或认为法院有意拖延,可以多和主办法官交流沟通,以避免双方的误会。
其三,关心被执行人动向,及时向法官汇报。只要被执行人有新的收入,扣除生活必须部分,剩下部分就可以被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六、欠钱不还,名下没有财产怎么办
被执行人如果是暂时无力执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分期清偿债务,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