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合同纠纷采用什么处理方式?

导读:
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
和解是由争议各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结合实际情况以讲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协商能够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有利于节省仲裁、诉讼时间和费用,也有利于各方以后的合作与往来。
但要注意遵守一下原则:
①平等自愿原则,不允许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强迫对方进行协商,更不能以断绝供应、终止协作等手段相威胁,迫使对方达成只有对方尽义务,没有自己负责任的“霸王协议”;
②合法原则,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其内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2、调解。
调解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调解通常是以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需注意的是,调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人既不能代替当事人达成协议,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当事人。
3、仲裁。
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以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由明确约定的仲裁机构对合同争议项进行居中裁断,当事人可根据生效的仲裁裁决书申请强制执行。
是否通过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完全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决定,一方要求仲裁,而另一方不同意,双方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则不能进行仲裁。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般仅限于在经济、贸易、海事、运输和劳动中产生的纠纷。如果是因人身关系和与人身关系相联系的财产关系而产生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也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4诉讼。
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最后方式,是指人民法院会依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藉此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一般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
面对合同纠纷时,该如何处理、有几种处理方式,很多人不了解,从而在解决合同纠纷时比较复杂困难。
01协商和解
一般而言,为避免更多问题,合同履行发生纠纷时,首先应当双方自愿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才向法院起诉(仲裁须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
和解:双方就合同约定条款的理解产生争议,可签订补充协议,对争议事项予以明确;双方就合同履行产生争议时,可就合同履行订立协议,如金钱纠纷可以约定如何支付,最迟何时支付以及未支付的违约责任等。
02调解
调解主要有两种方式:
(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向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行政调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
03仲裁
这种争议解决方式必须在约定发生争议时的由某地区仲裁委员会审理。
04诉讼
诉讼是解决争端的最主要途径,由人民法院审理。除劳动争议案件外,只要合同双方当事人未约定仲裁条款,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