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如何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

导读:
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为了得到孩子抚养权 我需要准备什么证据?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
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
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
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
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八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对其成长最为有利一方抚养,算是对其的补救吧。
此外,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
离婚必看:离婚时如何争夺孩子抚养权?
每一段婚姻的瓦解和结束都是双方造成的,而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法官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孩子年龄
不满2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8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家理官方咨询热线/微信:13611080897)
2周岁至8周岁之间的孩子抚养权归属,一直是离婚夫妻争夺抚养权的主战场。
因为法律并未明确决定性的裁量因素,法官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2.经济收入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法律规定:
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法院看的是,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能否给孩子基础的保障,而不是以贵族教育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需要。
3.有无过错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方在婚姻生活中有明显过错的,比如婚外情、家暴、吸毒、赌博等,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有可能会减分。
但也不代表另一方就一定可以获得抚养权。
我们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将出轨与抚养权挂钩,认为一方出轨了,就不能获得孩子抚养权了。
事实上,出轨并不代表就不能抚养孩子了,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对方是否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过错,法官看的是证据。
离婚诉讼时,可以提交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
例如对方有家庭暴力、赌博和吸毒等恶习的证据;或者对方长期出差或加班,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证据。
除了以上几点,孩子户口所在地,双方的学历和国籍,双方父母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都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但并非是重要因素。
道德品质是比较主观的因素,虽然可以主张,但很少作为判决的依据。
抚养权的归属是综合很多复杂因素后考虑的结果,好比父母一起做考卷,双方把各自有利的抚养条件和对方不利的抚养条件都列举出来,由法官做改卷人,有利点就加分,不利点就扣分。
最终,谁的得分高,就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
夫妻离婚时,如何才能争夺到孩子的抚养权?
在子女抚养权纠纷中,父或母一方可以提交以下证据:
(1)丧失生育能力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书或者绝育证;
(2)能够为孩子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证据,如收入证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
(3)其他能够证明己方更适合抚养子女的证据;
(4)己方或者对方的劳动合同以及其他的收入合同,如稿费、专利使用费等,以证明双方的收入;
(5)己方或者对方单位开具的工资证明、工资条,以证明双方的工资收入;
(6)己方或者对方租房合同,以证明双方的租房收益;
(8)双方经营产业的账本或者流水记录,以证明双方的经营收入;
(9)子女的实际花销,包括医疗费、教育费、生活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