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张嘉娱律师 2023.09.11862人收看
导读: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事故受害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也会让肇事者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那么,如果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将会面临怎样的判刑呢?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因为心存侥幸或者害怕承担责任而选择逃逸,殊不知这种行为不仅会让自己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制裁,还会给受害者和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如果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将会面临怎样的判刑呢?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次,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交通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2. 交通肇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3. 交通肇事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认定为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也可以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他人死亡,而他选择逃离现场,那么他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他人死亡后逃逸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并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逃逸情节恶劣,如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等,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肇事逃逸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案例:

被告人王某驾驶小轿车与骑自行车的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重伤。王某担心承担责任,驾车逃离现场。李某被路过的好心人发现后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后王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王某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最终,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虽然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如果肇事者能够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还是有可能获得轻判的。当然,这并不代表肇事者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只有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司机因肇事逃逸死亡的处罚包括: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有逃逸情节的,以交通事故罪定罪处罚。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当加重处罚。
  • 交通肇事没有人员伤亡逃逸了怎么处罚_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没有逃逸处罚?

    交通肇事没有人员伤亡逃逸了怎么处罚_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没有逃逸处罚?

    内容: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标准是参照你所在地的城镇职工上年人均收入的二十倍进行死亡赔偿(不包含丧葬费,死者家属精神伤害赔偿金,需要死者承担的抚养费和善养费),同时也按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比例进行相应的抵扣。

    2022.10.1343人收看
  •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构成犯罪的,吊销驾照。根据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内容:根据《交通肇事解释》第三条规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判断是否属于逃逸的关键就在于准确认定肇事人离开现场的目的,如果离开现场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因惧怕受害人家属殴打而离开现场,或者因报案或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交通肇事逃逸&rdquo,交通肇事后逃逸&rdquo。

    2023.06.08377人收看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逃逸当事人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司机应当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吊销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再次取得。
  • 驾驶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什么罪?

    驾驶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什么罪?

    内容: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符合缓刑适用条件,不可以适用缓刑,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该怎么判刑呢。

    2023.06.08543人收看
  •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司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其他人员没有阻止是否构成共同犯罪_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其他人员没有阻止是否构成共同犯罪_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形

    内容:发生交通事故后,作为驾驶员和乘车人,一定要第一时间抢救伤员。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切记。逃逸事故将会收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022.10.10160人收看
  • 交通肇事逃逸起诉期为十年。根据规定,法定最高刑期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车祸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是多少)

    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车祸肇事致人死亡赔偿是多少)

    内容: 但是对于交通肇事罪则不一样,需要赔偿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主要的依据,就在于主要的赔偿责任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对于其他的刑事犯罪而言,只会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直接损失,而不会赔偿死亡赔偿金和伤残赔偿金,这样的间接损失。

    2022.11.17472人收看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法院将从轻或者减轻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处罚。依照刑法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后自动自首,如实自首的,自首。
  • 开车撞死人逃逸怎么处理(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开车撞死人逃逸怎么处理(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内容: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2023.02.21803人收看
  • 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存在自首。犯罪后自动自首,如实自首的,是自首。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构成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逃跑后自动自首的,属于自首。
  •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被害人被二次碾压死亡如何量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被害人被二次碾压死亡如何量刑

    内容:本案中,发生事故的地点在车流量较大的省道,案发时间为夜间,赵某被撞倒后被遗弃在道路上,被继续碾压的可能性极高,对此常见的、高概率的非异常介入因素的出现,不能中断蔺某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蔺某对赵某的死亡结果应当负责,而本案中,被害人赵某当场没有死亡,只是由于蔺某的逃逸致使被二次碾压死亡,则蔺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重罪情形,应当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范围内处罚,对于第一种情况,一般是指行为人因交通肇事行为当场导致被害人死亡,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被害人的死亡与逃逸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持过失的主观过错。

    2023.03.0673人收看
  • 俺如果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你主观上没有一个逃避责任的故意,那么是不构成逃逸的。
  • 交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2023.05.314人收看
  • 交通肇事逃逸者未构成犯罪的,不适用保释候审。保释候审是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符合保释候审条件的,可以适用保释候审。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_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_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

    内容: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刑事案件,而且不存在缓刑的可能了,所以按法院判决赔偿就好。

    2022.10.11846人收看
  • 如果受害方放弃了做伤情的鉴定那么交警部门也不会追究你是否需要承担刑事或治安责任。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标准(交通肇事定罪量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标准(交通肇事定罪量刑)

    内容: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3.02.1349人收看
  • 交通事故逃逸后,在逃逸期间被逮捕并自首。根据规定,犯罪后自动自首,如实自首的,为自首。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追责)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追责)

    内容: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并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涉嫌交通事故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能够积极赔偿并被受害人家属理解的,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是主要责任,那就是刑事案件。即使对方已经理解,案件也会进入公诉和审判程序。但是,如果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就有更大的机会判缓刑。

    2022.12.0515人收看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其他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内容: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有刑事责任。事故存在过失行为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事故存在故意行为的,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情况下是过失,致人重伤、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5.303人收看
  • 交通事故逃逸造成严重伤害的法院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严重伤害,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对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情节的,构成交通事故罪。
  •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醉驾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内容:醉驾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2023.04.267人收看
  • 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事故逃逸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交通肇事死亡赔偿)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交通肇事死亡赔偿)

    内容:交通肇事致对方死亡,责任认定为全责,自己也抢救无效死亡了,是否还需要承担责任,要根据保险情况进行判定。

    2022.12.0813人收看
  • 将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并隐瞒。根据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司机需要负全责吗_肇事逃逸可能判处的刑罚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司机需要负全责吗_肇事逃逸可能判处的刑罚

    内容:肇事逃逸,虽然是在3~7年量刑幅度内量刑,但是只要赔偿被害人亲属损失,并且取得他们谅解的话,是完全可以判到三年有期徒刑的,也就是完全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

    2022.11.254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