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被车撞了对方全责怎么赔偿

导读:
在交通事故中,全责即意味着事故完全由一方的违法行为或过失造成,因此,该方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外卖送餐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遭受车祸,且事故责任明确在对方,那么受害的送餐员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外卖员送餐途中被撞,到底该谁赔付?
2022年12月13日,外卖员段某在送餐途中,将摩托车停放于路边整理后备箱外卖时,被李某驾驶的小型汽车撞倒,造成段某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段某到腾冲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其伤情诊断为多处骨折,住院26天。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段某因事故造成多项损失,遂诉至法院。
庭审中,被告李某认可了交通事故基本事实,愿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赔偿段某各项损失,并表示应由自己车辆投保的甲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甲保险公司同意承担赔付责任,但提出事故发生时段某已下车,应属“第三者”,故段某所投保的乙保险公司也应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付。乙保险公司则辩称,根据相关规定,段某系被保险车辆车主,不属于交强险的赔付范围。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不属于交强险赔偿对象。在本案中,段某系其摩托车被保险人及驾驶员,其损失不属于交强险赔偿范围。发生事故时段某虽未驾驶车辆,但其临时下车安放后备箱物品,未超出使用车辆的范畴,其身份仍是驾驶人而非“第三者”,故损失不应由乙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最终,法院经过计算,扣除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医疗费3万余元后,判令甲保险公司赔偿段某各项损失13万余元。宣判后,甲保险公司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了赔付义务。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外卖送餐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属于工伤范畴,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此外,他们还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向事故责任方要求民事赔偿。具体来说,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费用:包括因治疗所产生的所有合理费用。
2. 误工费:因治疗、康复而无法工作所损失的收入。
3. 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护理费:在住院期间产生的额外支出。
4. 交通费:就医过程中的必要交通开支。
5. 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如果不幸导致伤残或死亡,还需按法定标准支付相应赔偿。
6. 精神损害抚慰金:视情况而定,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外卖员在接单、等单时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划分赔偿责任?
2022年5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东苇路长店大街口,原告骑电动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被告毛某某驾驶普通二轮摩托车由南向北行驶,二轮摩托车前部与电动自行车右侧接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接触部位损坏,原告受伤。经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朝阳交通支队机场大队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原告与被告毛某某为同等责任。
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至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急诊并住院治疗。经诊断,此次事故造成原告右胫骨下段开放骨折,右腓骨粉碎骨折,右侧第4、5、7肋骨骨折等伤情。原告于2022年5月3日行右腓骨粉碎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右胫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等,于2022年6月3日出院。
后李某某诉至法院,经审理,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共计赔偿原告12万余元。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出车祸,应如何赔付?
外卖小哥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根据实践情况,可以分为与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与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本文主要以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外卖小哥送餐过程中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按照如下顺序赔付:
(1)先由机动车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赔偿外卖小哥的损失。
此处需特别注意,机动车无事故责任不等于无赔偿责任。也即,机动车无责时,仍然需要在交强险无责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最大理赔总数额200000元)的范围内先行赔偿外卖小哥的损失。
(2)超出交强险的部分,由机动车与外卖小哥根据过错大小承担。
实践中,考虑到外卖小哥作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交强险理赔不足的部分,在赔偿比例上会适当照顾弱势一方。比如,在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情况下,机动车方需承担60%的赔偿责任,外卖小哥作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只需承担40%的赔偿责任。
被外卖骑手撞伤,怎么赔?
外卖骑手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责任由谁承担,这要分两类情况分析。
如果是骑手在工作时间以外致人损害,由骑手承担责任。他们的工作时间主要取决于其与雇主约定的用工形式。一般而言,法院在认定时会考虑骑手当日第一单接单时间及最后一单完成时间。
如果骑手在工作中致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外卖骑手与平台之间用工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3种:
第一种是APP平台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事故发生后,APP平台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责任。
第二种是APP平台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劳务派遣单位与外卖骑手签订劳动合同并将骑手派遣至APP平台从事配送服务。发生事故后,根据民法典规定,由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因此伤者往往会将APP平台公司与劳务派遣单位列为共同被告。
第三种是APP平台与配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配送公司再与人力公司签订项目承包协议,最终由人力公司与骑手签订项目加盟协议,并为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或代发工资代缴保险。在这种情况下,骑手虽为个体工商户,但仍由配送公司管理,若在送外卖途中发生事故,应视为配送公司履行职务,配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事实上,许多伤者是将骑手、配送公司、人力公司、平台作为共同被告起诉的。
此外,如用人单位为骑手投保了商业险,事故发生后,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此类纠纷数量持续增加,从纠纷解决的角度而言,有几点建议。
从伤者的角度,发生事故后应核实骑手的个人身份及其单位信息,保留就医治疗的病历、票据。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由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认定书,记录骑手本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及其单位信息,并积极与之联系,以便调解。从目前案件的裁判情况来看,调解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最便利快捷的方式。如果无法达成调解,或者部分骑手拒不承担责任,伤者可在治疗完成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常见的做法是将骑手和用人单位列为被告,如用人单位投保了商业险,也可一并起诉保险公司。
每起案件都有其特殊性,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外卖送餐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时常需要在繁忙的道路上穿行,这无疑增加了他们面临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权利至关重要。如果遇到法律实务问题,建议咨询“律总管”本页面的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