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是否可能被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

王熙律师 2022.11.29498人收看
导读:
刑法上也有不作为犯,比如拒不赡养老人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等等,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判刑。

刑法上也有不作为犯,比如拒不赡养老人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等等,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判刑。

不作为犯罪成立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

甲的孩子掉水里挣扎,甲看见,什么也没做,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这个是否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有可能,法律上的犯罪形式包含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用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罪名大部分是作为犯罪,即主动去违反刑法禁止的行为,也有少数不作为形式的犯罪,包含故意杀人罪,遗弃罪,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等。

之所以要求行为人对其身体相对静止的消极、无为状态承担刑事责任,关键就在于行为人此时负有积极实施特定行为的义务,应为能为而不为,即违反了作为义务。根据我国刑法学基本理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明文规定的积极作为义务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指由其它法律规定并由刑法加以认可的义务,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如果只由其他法律规定,而未被刑法认可,则不能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此外,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必须是具体的义务,宪法中所规定的义务属于一般性的抽象义务,有待于各具体法规的确认和细化,一般不适合直接作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前提。

职业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

它是指一定的主体由于担任某项或者从事某种业务而依法被要求履行的一定作为义务。该类型的作为义务有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中,也有的规定在具体行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应当注意的是,行为人只有在具有职业或者业务身份的情况下,才具有相关的作为义务。

也就是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才能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

法律行为引起的积极作为义务

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引起一个积极作为的义务(行为人通过合同行为自我创设一个积极作为义务),行为人有义务履行。而一般情况下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一定的义务,只产生违约的法律后果,并不会产生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只有在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严重侵害的情况下,这一作为义务才能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积极作为义务

先行行为作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是由德国刑法学家斯特贝尔首倡的,1884年的德国判例首次确认了先行行为与法律,契约同样是作为义务的来源。

我国刑法界的通说认为先行行为只要足以产生某种危险,就可以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而不必要求先行行为具有违法的性质。

所以,什么都不做是有可能犯罪的。

刑事犯罪就二种情形,一种是作为,即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法律禁止不能做的却做了,多数犯罪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种是不作为,即当为而不为之,就是法律要求必须去做的而不去做,比如失职渎职犯罪等,还有如不尽扶幼赡养费老人的义务等。

所以,一个人什么也不做即当为而不为也同样会犯罪并被追求刑事责任。

如果您什么都没有做,是不是遇到困难暂时在家,生病了?还是目前想短暂休息?还是有事情需要处理?如果是百姓,工作维艰暂时失业在家等等,只要遵纪守法是不会触犯法律的!如果一个人T什么都不做都要定罪的话,

你可能得罪人了,如果你从事普通工作都有人想借势用法律对付你的话,那么你的环境超级恶劣,随时会失去人身自由,要谨慎对待,

寻求解决方案有必要寻求法律帮助,你目前环境必然是步步维艰,环境险恶呀?如果你不是一个惹事生非之人,是一个善良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之人不与人红脸,不会说重话,那么肯定是误会,要么是对方心胸狭窄,心狠手辣,还是得势报复!

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既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有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比如,有人喊:"救命啊!杀人喽"!现场值勤的警员,应该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就有渎职罪、玩忽职守罪的娴疑。在特定情况下,"不作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再比如,法院判令某人对某人,赔礼道歉、排除妨碍、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而相关责任人却置若罔闻。像这种情况,轻则,有可能加重了民事责任,重则,有可能承担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刑责!

这个要看你是什么身份,如果你是职能部门,你什么也没做,那就是渎职。如果你身为犯罪集团成员中的一个,你什么也没做,但你知道有人犯罪,你知情不报,没有阻止,那也有罪,但会轻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9/20 8:52:46

    立即咨询

    新规来了,老赖要哭了,债权人笑了,记得点赞收藏转发给欠你钱的人看,第一,老赖的唯一住房可以拍卖。第二,查封冻结老赖的支付账户。第三,老赖名下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第四,老赖不能担任老板、董事、监事、高管等,第五,老赖的车辆上不了高速,第六,水陆空阻止老赖出行,比如坐飞机、高铁、轮船等均会受限。第七,老赖子女不允许上私立等高收费学校,第八,老赖养老金可以直接划扣。第九,故意隐匿财产或者是不配合执行工作的,可以对其进行司法拘留,严重的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您了解了吗?欠债就必须要还,关注证律师帮你要回每一笔欠款。

  • 职务侵占罪六万元,追究刑事责任。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借款人构成犯罪,担保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_借款担保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借款人构成犯罪,担保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_借款担保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内容:实践中往往有这么一种情形,即出借人起诉借款人和担保人,请求借款人还款,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但法院经审理认为案件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因此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这种情况下,担保人往往担心自己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借款人构成犯罪,担保人不构成犯罪,担保人应否承担担保责任?

    2022.12.1446人收看
  • 天用建工律师-张嘉娱

    2024/7/1 22:40:54

    立即咨询

    他要是有钱不还,不找你们也能要,嗯,他要是没钱还找你们也要回来,不见得,不见得有很多都是他说我没钱,我没钱,其实他是真没钱吧,他是哭穷,就怕这种人,如果说真没钱了,那可能像这位粉丝说的,律师介不介入或者怎么介入可能都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就怕他哭穷的那种人,资产状况也很好,但就说我们,我没钱,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我们见惯了这种人,那这种怎么办?查一下他的财产情况,包括他有没有什么房产啊,车辆啊,这些信息你知道吗?他说没钱就是没钱吗?对吧?像这个粉丝说的,刚刚就存在这一个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说有钱,有钱,但是人家就不还你,你有什么办法吗?他也不说别的,他就骗你说我没钱,你怎么来判定他是否真的有钱吗?你能判断吗?你好像判断不了,你也没有权利去判断,但是谁有权利啊,律师有权利,手持律师证,我们就可以调查他的财产线索。律师权利。

    啊,那这是法律赋予的。

  • 重新鉴定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追责)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追责)

    内容: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并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涉嫌交通事故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能够积极赔偿并被受害人家属理解的,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是主要责任,那就是刑事案件。即使对方已经理解,案件也会进入公诉和审判程序。但是,如果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就有更大的机会判缓刑。

    2022.12.0524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6/4 16:32:15

    立即咨询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交通事故中出现人命,责任人赔偿后如果构成犯罪则还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犯罪责任不能抵消,但是如果责任人积极赔偿得到受害人家属谅解的,则在判刑的时候可以酌情减轻处罚。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内容: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有刑事责任。事故存在过失行为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事故存在故意行为的,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情况下是过失,致人重伤、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5.306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8 9:57:16

    立即咨询
    代驾司机驾车撞人,谁来担责? 2020年11月的一天晚上,马某赴宴饮酒后欲回家,因是开车来的,其便登陆某科技公司运营的出行小程序中的“代驾”板块发出订单,过了不久由某人力公司管理的代驾员赵某接单并赶来,按照订单路线送马某回家。 不料,车辆刚行驶到通州区某路段时,正遇胡某和朋友共三人横过道路,赵某刹车不及将胡某和朋友撞倒,造成车辆损坏,胡某等三人均受伤。 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赵某为全部责任,胡某等三人均为无责任。胡某伤情经过鉴定为轻度智能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极重度受限符合七级伤残;右上肢肌力IV级符合八级伤残;开颅术后符合十级伤残(综合赔偿指数50%)。 事发后胡某找到车辆使用人马某、代驾员赵某、出行小程序的运营方某科技公司、代驾平台的服务提供方亦即赵某的雇佣单位某人力公司、车辆三者险的保险公司协商赔偿问题,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后胡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科技公司、某人力公司、赵某、马某、某保险公司共同赔偿各项损失1187976.1元。 庭审中,某科技公司辩称自己仅是代驾交易平台的经营者,为用户和服务方提供信息服务,劳务公司为代驾服务提供方,根据相关规定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和规定。因此,某人力公司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答辩人仅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并非适格被告,亦非侵权人,不承担责任。 某保险公司辩称愿意在保险限额内赔偿,但是本次事故伤者较多,共用保险限额。某人力公司辩称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司机赵某系职务行为,针对超出保险范围外,应由司机赵某承担的赔偿责任答辩人愿意承担。赵某、马某表示由法院依法处理。 法院审理 本案审理过程中,双方对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险和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赔偿金额并无异议,但是对于谁是超出保险理赔限额之外的赔偿责任主体、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经营者某科技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存在争议。 本案中某人力公司一方面作为平台内代驾服务的提供方应当承担服务提供者的民事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代驾司机赵某的雇佣单位,亦应当承担雇主责任。而关于某科技公司的责任认定,其作为某出行交易平台中为用户和服务方提供代驾信息服务的主体,主要起到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具有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进行审核的义务,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代驾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况下需要与某人力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在本案中,代驾司机赵某所持驾驶证合法有效,且未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不宜驾驶情况,代驾司机于事故发生之前亦处于平稳驾驶环境,故无证据证明某科技公司未尽到审核义务,某科技公司也无法预知事故的发生,故某科技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担法律责任。 综上,原告因本次事故造成的合理损失,应由赵某的用人单位也即平台内代驾服务提供方被告某人力公司赔偿。故某人力公司及肇事车辆保险公司应当对原告的合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通州法院判决原告保险限额之外的合理损失费用由某人力公司承担,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判决做出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本案现已生效。
  • 走私核材料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下: 1、走私核材料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车祸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车祸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内容:车祸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现实生活中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也有分具体情形,根据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是生活中也不乏出现司机对意外事件,事先不可预见,主观上没有故意和过失,例如有人蓄意撞行驶中的汽车自杀,汽车避让不及死亡的,不用承担刑责。

    2023.05.2412人收看
  • 2023/7/31 14:31:01

    立即咨询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条件: (1)行为必须齐备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基础条件。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条件。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实践中,行为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包括但不限定于事故现场),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逃逸法律追究之主观目的。 (3)客观上有逃离的行为,且逃离行为可能影响到对被害人的救助、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妨害民警对事故的查处。如果行为人的“逃离”没有影响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之法定义务的履行,则不应认定其“逃离”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从而不应承担交通肇事罪加重之刑罚。
  • 走私贵重金属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下: 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是否可能被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

    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是否可能被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

    内容:刑法上也有不作为犯,比如拒不赡养老人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等等,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判刑。

    2022.11.29498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