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包括: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劳动争议,依据劳动仲裁前置原则,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告知原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等。
驳回起诉的情形主要包括: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劳动争议,依据劳动仲裁前置原则,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告知原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驳回诉讼请求和驳回起诉不同,驳回起诉是不予审判,即没有判决,没有胜诉和败诉一说,驳回诉讼请求是判决之一,即不支持原告(反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即原告(反诉原告)败诉,驳回的原因有证据不足,案件与被告无关联,即没有法律关系等,已过诉讼时效等。
民事诉讼法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
1.原告所主张的诉讼请求无事实根据;
2.原告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
3.当事人错误主张法律关系;
4.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主体不适格,既包括原告主体不适格,也包括被告主体不适格。应当以当事人是否是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即本案诉讼标的)的主体,作为判断当事人适格与否的标准。
在某些例外的情况下,非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利的主体,也可以作为适格的当事人。
原告必须是有诉讼权利能力且与案件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必须是侵犯原告民事权益或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议的被请求的相对人。
否则,只要有一方当事人不适格,人民法院就应依法裁定驳回起诉。
驳回诉讼请求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实体请求权的一种否定评价。是人民法院认为原告请求的内容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没有法律依据而作出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的判决。只能发生在案件庭审结束之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驳回诉讼请求
否定评价 就是作为原告的你没有告赢
属于 否定评价
法律特征
只能发生在案件庭审结束之后
内容: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2024/7/1 15:26:30
内容: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生效后,诉讼主体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和事实向人民法院重新提出诉讼,若当事人仍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依法裁定不予受理,而驳回诉讼请求是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后,认定诉讼主体的诉讼请求或主张证据不足或者超过诉讼时效又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以及其他依法不予保护的诉讼请求或主张判决予以驳回,即无胜诉权,驳回诉讼请求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完毕阶段时适用,驳回起诉是人民法院立案后经审查查明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权利,即没有起诉权。
2024/7/17 17:20:05
内容:但如果当事人不服驳回诉讼请求的裁定,只能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或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因为工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基于该公司有支付工资的能力这一事实前提下做出的,但现在这个前提不存在了,所以法院做出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其中,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是两个常见的程序性事项,但很多人在使用时常常混淆不清,救济途径不同:如果当事人不服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驳回诉讼请求则主要适用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主张或请求,在这个案例中,法院适用了驳回诉讼请求这一程序性事项。
内容:合同诉讼请求:1请求确认合同有效内容(书面、行为)2请求履行合同义务3请求变更合同内容4请求解除合同5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6请求代位向债务人的相对人请求其向债务人履行、向破产管理人申报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行为7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损害债权人的行为8请求支付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9请求提存标的物(/单证)10拍卖、变卖程序11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12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13申请诉讼或者仲裁,请求1继续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或者3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纠纷案件,应当如何确定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