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5/4/10 18:44:23
立即咨询
分享一些股权纠纷典型案例及法院裁判要旨
1. 美康生物股权纠纷案
案情:美康生物与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姚丹华因股权转让纠纷,历经多次审理,最终在2025年3月4日由宁波中院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姚丹华上诉。姚丹华需承担14万元案件受理费。
裁判要点:股权转让纠纷中,若受让方未按协议履行义务,转让方有权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执行情况可能影响公司利润。
2. 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出资瑕疵的股东转让股权,若受让方明知或应知瑕疵,仍需承担出资瑕疵责任。股权转让的本质是股东资格的转移,而非单纯出资义务的转移。
3.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需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生效。2016年后,负面清单以外的股权转让适用备案制,备案不再构成合同生效要件。
股权纠纷的常见类型
1.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争议
包括代签行为、隐瞒债务、侵犯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例如,转让方隐瞒目标公司债务,受让方可主张撤销合同。
2. 股权转让款支付纠纷
受让方未按约定支付转让款,转让方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违约金。例如,某仲裁案例中,受让方未支付第二笔转让款,被裁决支付840万元及50%违约金。
3. 出资瑕疵与责任承担
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仍需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4.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纠纷
隐名股东虽未登记,但可通过协议确认股东资格。例如,某案例中,法院依据《股权认购协议》确认隐名股东身份。
最新动态与司法实践
1.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
北京西城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股东抽逃出资、违法减资等行为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人公司财产混同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2. 仲裁案例中的违约金争议
某仲裁案例中,违约金约定为转让款的50%,仲裁庭综合考虑资金占用损失,支持了该约定。
建议与启示
1. 对转让方的建议
确保股权转让协议条款明确,避免隐瞒债务或出资瑕疵。
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保障自身权益。
2. 对受让方的建议
在受让股权前,进行尽职调查,核实目标公司债务及股权状况。
明确约定转让款支付方式及时间,避免纠纷。
3. 对债权人的建议
关注公司股东出资情况,发现抽逃出资或违法减资时,及时主张权利。
-
答在下列标准下,履行合同欺诈罪:国家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
-
内容:法律分析:已经部分履行的合同,在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履行部分是否可以撤销1、法律分析:已经部分履行的合同,在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法律分析:如存在法定事由(如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等情形),即便合同已履行完毕,只要有证据能够证明相关法定事由存在,合同仍有可能被撤销,根据法律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
天用债权律师-王熙
2025/3/21 15:53:47
立即咨询
今天下午到朝阳法院开一起合同纠纷的庭
这已经是我春节回来后开的第8个合同纠纷庭
作为企业发展顾问,开庭的时候,我脑子里面不仅想的是这个案子怎么打,更多的时候想的是为什么在企业经验管理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合同纠纷?
总结下来,无非是三个环节没有做好
1、事前的调查和考虑缺失。要么合作的人不对,要么承诺的事情做不到
2、合同履行没有流程,没有权利义务的概念。在出现我方或对方违约情形时候,没有任何防范意识
3、出现问题爱拖,悬而不决。该终止不终止,该解除不解除,持续僵局,等到很多事情都熬成了被告才发现自己有理说不清
最后,给企业家们的提醒是:善用你的企业顾问,不要顾得上才问,顾不上就不问😄
-
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你可通过房产中介与对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方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并要求其配合办理过户手续。
-
内容:买卖合同履行地如何确认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4、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3、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买卖合同履行地应该如何确认1、(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法律分析:首先按双方的意思自治,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
天用债权律师-王熙
2025/3/21 15:44:59
立即咨询
未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生效?
举个栗子:大牛将股权卖给富贵,签约后未在30天内办理变更登记,之后大牛觉得卖亏了,遂反悔并主张合同未生效。
关于合同生效与报批义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该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市场主体变更登记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市场主体变更登记事项,应当自作出变更决议、决定或者法定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市场主体变更登记事项属于依法须经批准的,申请人应当在批准文件有效期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此条规定是指决议和决定,并非协议。
(2008)开民初字第134号判决书的观点:未经登记并不能认定股权转让协议的无效,因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是宣示性登记而非设权性登记。是市场部门为了便于管理,为满足公开查询目的所进行的股东信息登记。真正决定股东身份的并非登记行为,而是股东名册、股东出资证明以及股东实际行使股东权利等实质行为。所以大牛的主张不予成立。
那么如何防范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相关风险呢?
如果是卖方:
1.尽量约定先收钱,再办理变更登记;
2.约定自己只有配合义务;
3.不接受未及时配合办理登记过重的违约责任;
4.移交后及时办理登记;
5.约定买方不配合办理登记的违约责任。
如果是买方:
1.尽量约定先登记后付款,或者分期付款(留较大尾款);
2.就卖方不配合办理登记约定较重违约责任;
3.约定公司本身为登记的义务人且承担违约责任且与卖方承担连带责任(买方原因除外)。
-
答除双方另有约定外,未履行合同有效。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时,双方签字、盖章或者符合当事人约定的有效条件时,合同生效。
-
内容:总之,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由于对质量、工期、报酬等关键性的条款的约定存在暇疵或盲点,导致合同履行无法进行,就此而产生的纠纷,既可以遵循合同法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又可适用司法解释,同时法律为纠纷的处理赋予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享有的抗辩权,以确保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不断发展,怎样解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和解或调解1、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或者通过第三者进行调解。
-
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应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弟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弟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口头协议是否有效关键是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
1
如果口头协议约定时
有其他第三方证人在场或者有录音的话对方不履行口头协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让第三方证人出场或者录音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2如果没有证人在场的话最好跟对方再次协商如果协商不成
可以用录音的方式尽量录取到口头协议存在的证据然后到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对方履行口头协议或者赔偿
-
答律师回复中...
-
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两家公司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是正常的,但一切都有例外。并非所有人都遵守合同并按时履行合同。那么,合同陷入履行不能怎么办?
-
合同审查如何避开“坑”?《民商律师分享会——合同纠纷专题》防范合同风险!合同审查一般包含3个阶段:合同签订前、签订时以及合同履行中。邢颖律师指出,在每个阶段中要关注“人、财、物”的安全性,在合同签订前要对签订方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一方面是对主体的形式审查,另一方面是对主体的实质性审查。
针对合同签订方的审查内容包含多个方面,例如对方是否具有独立签订合同主体的资格、企业经营范围、是否有履约能力、资信能力、注册资金的真实性、验资报告的真实性、会计资料的审查、股东的审查、固定资产变现能力、流动资金是否充足等,需要对此逐一排查核实。
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合同审查相对来说流程繁琐、专业性强、难度大,对此邢颖律师建议,一定谨慎对待,要咨询专业律师进行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
答合同履行的法律原则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平等、协商一致、合同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善良习俗原则。
-
合同履行期限和合同工期(合同履行期限和工期的区别)
内容:合同履行的期限是 买卖合同 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是用来界定 合同当事人 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是双方履行合同的时间界限,该界限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生效,受法律保护,违反该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 合同有效期 间与合同履行期间是一致的,只是在那些 附期限合同,合同履行期限与合同有效期法律主观:有效期间是指合同在哪个时间段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