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张旭律师 2022.12.2745人收看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立法的本意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因此,劳动者们要知法、学法、懂法,维护自己在职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立法的本意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因此,劳动者们要知法、学法、懂法,维护自己在职场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中最常见的争议是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伤、不交社保、不支付加班工资、年休假等,大多的诉求都是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或赔偿,具体哪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或赔偿呢?

一,双倍工资赔偿

劳动者可以要求双倍工资赔偿的情形有三种:

1,劳动者入职满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注意未签合同主张双倍工资的时间节点是建立劳动关系满一个月不满一年内提出)

2,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合同,继续用工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同样注意时间节点)

3,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未提出拒绝签订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二款。两倍工资的支付期限应从双方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起,直至双方将劳动合同期限变更为无固定期限时止)

二,劳动者可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也就是说获得经济补偿金常见于员工离职、单位辞退、单位裁员之后。

劳动者可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常见以下几种:

1,经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也是要支付补偿金的)

2,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

3,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4,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职工工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5,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6,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7,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

8,因用人单位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9,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注意不是企业效益不好就叫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条件要求,企业假借经济性裁员,仅仅因为效益不好辞退员工涉嫌违法辞退)

10,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离职的;

11,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12,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的;

13,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降低福利待遇,劳动者不续签的;

14,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离职的;

16,用人单位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决定提前解散的。

17,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三,劳动者可获得赔偿金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可以或者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注意,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不能同时存在。

大家可以参考往期文章:

哪些情形下单位可辞退员工(除此之外都是违法辞退,需赔偿2N)

四,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注意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而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才可以获得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包括法定节假日未支付三倍工资、未休年假未支付三倍工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五,工伤或者职业病赔偿

工伤能得到的赔偿有:工伤医疗待遇;安装辅助器具的费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不超过12个月;职工评定伤残等级的,享受伤残待遇;按月享受支付生活护理费,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四十、三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六,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一个是试用期的期限问题,还有即使员工离职再入职或者调岗、升职等,同一个用人单位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也就是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七,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赔偿

1,未购买社保、未足额购买社保,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如失业待遇、生育津贴、工伤医疗待遇等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2,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

3,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或者未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4,招录员工时扣押身份证件或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收取劳动者财物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

5,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

6,用人单位违法用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

7,用人单位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

8,未及时提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

9,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

10,个人承包经营违法用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许瑞林

    2025/4/10 15:56:54

    立即咨询

    对方全责拒赔怎么办?袁甲告诉你,咱们先报警,交警队会开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对方是否全责,然后你再拨打自己保险公司的电话,明确要求代位赔偿,接下来就由保险公司全权负责赔偿的事儿了。索赔也是找保险公司,听明白了吗?有交通事故索赔的问题就问袁甲,安全出行,安心生活。

  • 公司缺乏社会保障,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未终止劳动合同的,不予赔偿,但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支付或者补充,自欠款之日起每日收取5万元的滞纳金。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立法的本意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因此,劳动者们要知法、学法、懂法,维护自己在职场的合法权益。

    2022.12.2745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10 8:30:41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具体赔偿金额怎么算?要注意哪些呢?交通事故涉及赔偿项目有十几项,其中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是比较容易出现争议的部分,咱们可以选择建立机构作为一个三期鉴定,确定具体的赔偿天数,依次计算具体的赔偿金额。在这里要留意啊,赔偿金额的计算也是很复杂的,而且也很重要,赔偿项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赔偿金额也不同,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士帮您计算含赔偿也是有技巧的,具体可以后台留言。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会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为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劳动部曾经印发过《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这个规定中有这样的内容: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来电述及的那只被损坏的花瓶价值多少以及你妈妈该付的责任比例,可以由你妈妈与酒店协商。
  • 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对单位造成的损失赔偿依据

    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对单位造成的损失赔偿依据

    内容:为了保障劳动者基本生存权,国家对扣除金额有明确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由此可见,单位将小连当月的全部工资扣除做法不妥。但是,如果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单位可以一次性扣劳动者工资来赔偿损失。

    2022.12.1948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4/8 19:36:10

    立即咨询

    有朋友问我,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到底怎么赔偿最划算呢?这个问题呢是这样的,有些支持双赔的省份,那你就不用考虑了,既能调到交通事故的赔偿,也能走工伤的赔偿。第二呢,不支持双赔的省份呢,我建议你直接走工伤的赔偿,不要走交通事故的赔偿了,尤其是你有社保的情况下,原因有三点,第一呢,社保基金不会没钱,交通事故呢,就算你赢了,对方没钱也白搭。第二呢,交通事故呢,还要看责任,如果你有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是不能全额赔偿的,而工伤赔偿是全额赔偿。第三呢,交通事故的评摊标准很高,你不一定能评得伤残,而工伤的平摊等级标准呢就很低,一般都很容易评上伤残,能不能评上伤残,是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钱的,如果你不懂,选择错了赔偿方式,也会吃亏很多。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劳动之日起一个月以下一年不签订的,应当支付月薪的两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月薪的两倍。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全部赔偿吗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全部赔偿吗

    内容: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或执行工作任务中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一方面应当衡量劳动者是否存在过错,可以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基本劳动纪律、职业操作规范以及行业惯例等方面予以判断;另一方面还应考虑用人单位承担合理经营风险的因素,过错的认定应当从合法、合理、合情等方面综合判断。劳动者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应当承担一定损失的赔偿责任。

    2022.12.1241人收看
  • 许瑞林

    2025/3/11 15:34:00

    立即咨询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索赔?有哪些赔偿项目?能赔多少钱?最全攻略!
  • 律师回复中...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对单位造成的损失赔偿依据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对单位造成的损失赔偿依据

    内容:依约定或规章制度规定扣除。《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此种情形扣工资有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规章制度中制定,规章制定程序合法,向劳动者公示;二是因劳动者的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且有具体金额;三是公司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无法举证,即使客观上存在损失也不能直接扣劳动者工资。

    2022.12.2337人收看
  • 北京法律咨询

    2023/6/25 15:03:58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怎么快速谈和解?您是属于“适合和解的7种情形”吗?和解多少钱最合适?第360期元甲和解大讲堂现场为您预估伤残,定时专属和解方案,让您少走弯路、快拿赔偿款!
  • 律师回复中...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需要赔偿)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需要赔偿)

    内容: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是否可以扣其工资作为赔偿?

    2022.12.2738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