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病假工资怎么算(病假工资怎么算)

导读:
在《劳动法》中有关于病假工资的相关规定,如果员工生病了,那么企业就应该按照病假工资的标准支付员工的病假报酬,这是必须要明确的。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疾病救济费。疾病救济费从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之日起停止工作医疗时开始计算,按月支付。病假工资不包括加班费、病假工资、病休期间未安排工作及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一、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1)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劳动者工作年限:是指职工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十二个月内完成的工作年限。
(3)其他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本职工作所获得的最低劳动收入。
(4)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职工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病假工资的具体计算
在计算病假工资时,可以按照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得低于当地最高工资标准。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问题》,职工医疗期满后仍然从事原工作又不能安排其他工作的,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其病假工资;
如按此办法支付病假工资时,企业在支付病假劳动报酬时,除应按最低月工资计算外。还可以按照规定计发疾病救济费,按照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实际天数或医疗期来计算病假期限。病假期间的工资标准是什么?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以下简称医疗期)所享受的疾病救济费,具体计算公式为:劳动者在规定医疗期内从事原工作又不能安排其他工作时所享受的疾病救济费=医疗假期×本人平均工作时间×当月工资×病休日。
三、工资支付标准和时间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现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连续工作时间有特殊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执行。
因此,对于病假工资问题,应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如果单位未按以上相关规定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员工支付病假工资的话,那么应当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病亡员工的死亡补偿金和丧葬费。
四、病假期间安排工作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的计算公式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发给其病假工资或医疗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六条规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期间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其病假工资或医疗期工资应当按以下标准支付:
(一)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病假工资或者医疗期工资按照下列规定计发:
(二)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龄不满三年的,按三年的月工资标准计发;工龄满四年以上的,按五年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