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3.03.07424人收看
导读:
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而且犯罪嫌疑人必须有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的意图,才能被定罪,(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付诸行动的目的,必须是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敲诈勒索罪的定罪,主要以其行为的客观原因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作为定罪的依据,并以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量刑的依据,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是以行为客观存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定罪依据的,(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敲诈勒索犯罪的嫌疑人,其行为必须为故意,有故意非法从他人处收受财物的意图,而且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3)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被害人陷入恐惧,从而以财物的形式满足犯罪嫌疑人的要求。

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等手段,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的犯罪行为。这一犯罪行为,主要指的是以恐吓、敲诈、胁迫、讹诈等方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而犯下的犯罪行为。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主要以其行为的客观原因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作为定罪的依据,并以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量刑的依据。

二、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条件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客观存在: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真实存在,不能是虚构或歪曲事实。

(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敲诈勒索犯罪的嫌疑人,其行为必须为故意,有故意非法从他人处收受财物的意图,而且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

(3)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被害人陷入恐惧,从而以财物的形式满足犯罪嫌疑人的要求。

(4)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三、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标准

(1)行为客观存在:行为客观存在,指的是以暴力、威胁等手段,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真实存在。

(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付诸行动的目的,必须是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

(3)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以及其他损失,如损害财产、精神损害及其他损失,都将作为量刑的依据。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是以行为客观存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定罪依据的。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而且犯罪嫌疑人必须有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的意图,才能被定罪。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也将作为量刑的依据,从而加重犯罪的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姚平

    2024/9/28 13:49:33

    立即咨询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假离婚”一说,实践中也有“假结婚”,这个假我们是从感情角度出发,但从法律角度出发,这个就是真的,产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都要承担。 我这个案件案件是当事人的父亲与段女士达成协议,与段某结婚,帮她孩子解决北京上学问题,段某每年给2万元费用。他俩结婚后也没有一起生活过,2022年当事人父亲因车祸去世,可以拿到100多万元赔偿款,段某和她孩子要求作为继承人分割遗产。 假结婚一说,法院不认可,后续法官认定法定继承人就是段某和我当事人,财产分割比例为我们60%。 案件审理了3年才有了最终的结果。婚姻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对待!
  • 可以,债权是公民合法财产的一种形式。不过,建议在房产落成交付后,最后变更遗嘱内容,以免不必要的争议。
  • 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合同关系如何认定?

    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合同关系如何认定?

    内容:谁主张谁举证&rdquo,本案,原告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转账记录、通话录音、过磅单等证据能够证实原、被告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行为合法有效,原告已履行了供货义务,被告对砂石料吨数及金额均无异议,且被告已支付了部分货款,故对于原告主张被告支付剩余货款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高青法院最终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货款23050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损失(计算方式:以货款23050元为基数,自2020年1月2日起至货款清偿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浮50%计算),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

    2024.04.28691人收看
  • 元甲婚姻家事

    2024/9/28 12:49:33

    立即咨询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假离婚”一说,实践中也有“假结婚”,这个假我们是从感情角度出发,但从法律角度出发,这个就是真的,产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都要承担。 我这个案件案件是当事人的父亲与段女士达成协议,与段某结婚,帮她孩子解决北京上学问题,段某每年给2万元费用。他俩结婚后也没有一起生活过,2022年当事人父亲因车祸去世,可以拿到100多万元赔偿款,段某和她孩子要求作为继承人分割遗产。 假结婚一说,法院不认可,后续法官认定法定继承人就是段某和我当事人,财产分割比例为我们60%。 案件审理了3年才有了最终的结果。婚姻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对待!
  • 登录本省的教育网,然后按系统提示和要求,输入相关信息,确认后完成网上报名。完成网上报名后,电脑系统将自动生成报名信息数据库。进行幼升小网上表明。选择报名入口。在报名入口处,分别设有“小学报名入口”和“初中报名入口”,请准确点击报名入口。如点击错误,你将无法成功报名。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通过报名入口处下方提供的各区官方网站或电话进行咨询。选择户籍类型。首先要按提示和要求选择户籍类型,本市户籍子女选择“本市户籍人口”,持居住证的选择“非本市户籍人口”。若选择错误,你将无法成功报名。选择正确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填报信息的网页。2幼升小的条件有什么1、小学招生对象: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2、公办小学招生地段、招生政策公布时间:4月30日前;3、公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5月5日-5月10日;4、公办小学录取结果查询:6月30日起;5、民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5月16日-5月20日;6、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控制在10%以下,逐年减少
  • 债务加入在买卖合同中如何认定责任

    债务加入在买卖合同中如何认定责任

    内容: 债务加入中,第三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人与债务人亦承担连带责任,二者具有天然的相似性。

    2024.04.26276人收看
  • 姚平

    2024/9/23 18:47:20

    立即咨询
    夫妻一方对自己名下账户内明显超出正常生活消费的大额资金转出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账户内资金为他人所有,可以认定为隐藏、转移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夫妻一方不履行夫妻义务的,是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如果对方不同意离婚的,另一方可以起诉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三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10.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11.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12.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13.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14.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 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

    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

    内容: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而且犯罪嫌疑人必须有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的意图,才能被定罪,(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付诸行动的目的,必须是故意从他人处非法收受财物,以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为目的,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敲诈勒索罪的定罪,主要以其行为的客观原因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作为定罪的依据,并以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量刑的依据,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是以行为客观存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取得的财物金额作为定罪依据的,(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敲诈勒索犯罪的嫌疑人,其行为必须为故意,有故意非法从他人处收受财物的意图,而且要求被害人以财物的形式满足其要求的意图,(3)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必须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被害人陷入恐惧,从而以财物的形式满足犯罪嫌疑人的要求。

    2023.03.07424人收看
  • 李红

    2024/9/23 12:48:07

    立即咨询
    “借名买房”不存在规避限购政策或违背公序良俗情形的,应认定借名人系实际房屋权利人
  • 第一,需要看老人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如果有遗嘱,是需要依据遗嘱执行继承的。第二,无遗嘱前提,是有死者第一序列继承人,死者配偶,子女,父母,三方平分继承。如果有子女赡养老人多一些,可以协议多分割一些遗产。《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敲诈勒索罪认定的三个条件 /如何定性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认定的三个条件 /如何定性敲诈勒索罪

    内容:敲诈勒索罪的4个要件包括了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既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对其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2.11.2890人收看
  • 张嘉娱

    2024/9/10 18:46:36

    立即咨询
    本案最大的争议点是:保证人是否需要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保证人自一审至二审坚持自己之所以签字是因为受到了胁迫,且另行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保证合同,经过我方律师的争取最终认定了保证人的连带保证责任保障了我方当事人的最大利益👏,所以说签字要谨慎,签字后很难反悔🙃
  • 律师回复中...
  • 敲诈勒索罪解析_敲诈勒索罪认定

    敲诈勒索罪解析_敲诈勒索罪认定

    内容:《刑法》第274条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江西标准3000元)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5万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40万元)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12.127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