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怎么判,过失致人死亡罪要赔偿多少钱

导读:
在法律实务中,过失杀人案件往往因涉及人命而备受公众关注。过失杀人的构成要件和判决标准是什么,过失致人死亡罪要赔偿多少钱?
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过失杀人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 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 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3) 客观上造成了他人的死亡;4) 主观上存在过错,即过失。
过失杀人的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杀人罪的量刑分为两个档次: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是否严重,通常取决于行为人的过失程度、被害人的死亡原因、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等因素。
过失杀人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罪要赔偿多少钱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对于现实没有赔偿能力的,赔偿义务人可以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法院也会考虑适用此方式。
案例分析: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
其实过失致人死亡有很多种情况。有的是疏忽大意,有的是过于自信,还有的是纯粹的意外。情况不同,法律责任也完全不同。 比如陕西的李某,在自家院子倒车出库时,没注意到自家的婆婆黄某走到了车后,导致黄某被压在了车底。随后,李某叫来家人邻居等,合力将黄某从车底救出,并呼叫了120急救。黄某经抢救无效去世。 当地检察院认为,李某因疏忽大意,未尽到注意观察的义务,在倒车过程中与被害人黄某发生碰撞,并致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李某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取得了全部家属的谅解。最终,检察院认定李某属过失犯罪,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而发生在江西的另一起案件就与此相反,杨某在争吵中将受害人推倒在水泥地上,导致受害人抢救无效死亡。最终,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如何应对过失杀人案件
面对过失杀人案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冷静,尽快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2) 如实陈述事实,不要隐瞒或者伪造证据;3) 尽量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积极赔偿损失;4) 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法律实务问题,建议咨询律总管本页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法律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