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赠与算共同财产吗(婚后获得的赠与算共同财产吗)

导读: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总是备受关注。赠与行为作为夫妻间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之一,其是否构成共同财产是许多已婚人士关心的问题。《民法典》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非常明确,主要包含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等。那么,婚后一方赠与另一方的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赠与行为的界定及其法律效力
我们需要了解赠与行为的法律定义。赠与是指一方无偿将个人所有的财产转移给他人,并经他人接受而成立的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婚后一方赠与给另一方的财产,原则上视为受赠人个人所有。但是,如果赠与的财产被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增加夫妻共同财产的,则该赠与物应被视为共同财产。
婚后被赠与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后被赠与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析赠与的实际情形。《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中确定是对一方的赠与,则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若没有约定,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我们在第96期也分享了父母出资购买房屋的知识点。若父母在婚后出资为子女购买房屋,按照约定处理,约定给自己的子女便是对一方的个人赠与,属于个人财产,约定是对夫妻俩人的赠与,便是共同财产。如果没有约定,也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婚后被赠与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则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为共有。
赠与财产是否算作共同财产的具体情形
1. 明确表示为个人赠与的情形
如果赠与方在赠与时明确表示该财产只赠与给一方,且受赠方予以接受,那么这份赠与财产通常被认定为受赠方的个人财产。
2. 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情形
当赠与财产被用于家庭的共同支出,如购房、购车、子女教育等情况时,即使赠与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这部分财产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 赠与财产的投资增值
若赠与财产由受赠方管理并用于投资,由此产生的收益应如何处理?通常情况下,投资产生的收益归入夫妻共同财产范畴,除非有证据证明该投资收益仅归属于受赠方个人。
案例解析:
夫妻一方接受的赠与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孙先生与李女士于2020年结婚,婚后感情一直不稳定,经常会有矛盾。2021年李女士的爸爸因疼爱李女士,将其名下的一套房屋赠与给了李女士,签订赠与协议的同时将房屋过户到了李女士个人的名下。后孙先生以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并要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李女士名下受赠与的房产。李女士称,该房屋系其爸爸对于其个人的赠与,并提供了赠与合同作为证据。
法院判决:李女士受赠与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不予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本案争议焦点:李女士婚后受赠与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婚内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者赠与合同确定只归夫妻一方,否则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本案中,李女士与其爸爸签订了赠与协议,并约定该套房屋是赠与给李女士个人的,应当属于明确指定给夫妻一方,显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法院驳回了孙先生要求分割该套房产的诉求。一般情况下,婚后父母赠与的财产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是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但是如果在合同中明确说明房产是赠与夫妻其中一方的,父母赠与财产则归属于夫妻受赠者一方,因此可以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或妻的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此部分财产。
基于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一般将夫妻一方接受赠与的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若赠与人在赠与合同中确定赠与财产只归夫妻一方,则应尊重赠与人的意思自治,该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婚后赠与是否构成共同财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如果您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咨询律总管本页面的专业律师,获取更为精准的法律意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