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仲裁条款后能否向法院起诉

导读:
当商事合同中出现纠纷,约定了仲裁条款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许多企业和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一旦合同双方明确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那么原则上应当提交仲裁机构裁决,法院通常不再受理此类案件。但在实践中,情况并非总是那么绝对。
需要明确的是,仲裁条款的有效性对于能否排除法院管辖权至关重要。若仲裁条款因诸如格式条款不明显、内容不合法等原因被认定为无效,那么即便有约定,也无法阻止一方将争议提交至法院。例如,在一起涉及房地产买卖的案件中,由于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字体过小,且未以合理方式提请买方注意,最终被判定无效,买方因此成功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争议的性质。如果争议属于不可仲裁的事项,比如涉及婚姻、收养、监护等人身关系,或者涉及知识产权的有效性问题,即使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这些争议也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只能由法院审理。
当事人的行为也是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争议发生后,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提起仲裁,而是延误时机直接诉至法院,另一方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异议,并要求法院驳回起诉。反之,如果双方均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仲裁申请,而又进行了实质性的诉讼活动,这可能被视为对仲裁协议的放弃,从而使得法院有权继续审理该案件。
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能否直接到法院起诉?
仲裁和诉讼是解决争议的两种不同方式。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并约定了仲裁机构,且仲裁条款合法有效,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到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能背离合同约定,直接诉至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能否起诉?
仲裁是区别于诉讼的一种民商事纠纷解决方式,仲裁协议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将其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仲裁事项提交仲裁裁决的书面协议。当事人之间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利。但是,当事人之间事先没有约定仲裁协议、事后没有补充达成仲裁协议的,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未生效的情形下,并不排除人民法院的司法管辖权。那么,在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该类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当事人未提出管辖权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应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仲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首次开庭’是指答辩期满后人民法院组织的第一次开庭审理,不包括审前程序的各项活动”。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的前提下,一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情形下,就需要法院审查双方当事人是否放弃仲裁协议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节点。
案例分析:
合同已约定仲裁,能否再起诉?
某工程公司与某建筑设备租赁公司签订《塔式起重机租赁合同》、《施工电梯租赁合同》、《物料提升机租赁合同》,约定建筑设备租赁公司负责供应工程公司项目所需设备租赁等,合作期限为工程开工至完工。2021年8月,双方协商终止以上三份合同并进行结算,工程公司租赁费尚欠38万余元。经多次催要未果,建筑设备租赁公司将工程公司诉至内黄县法院,要求工程公司支付下欠租赁费并支付利息。被告工程公司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异议,认为应驳回原告的起诉。因为双方已在所签署的案涉合同中约定“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双方同意向某仲裁委申请仲裁解决”。内黄县法院经审查认为,案涉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明确约定了协议履行过程中的相关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且约定“案涉合同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具有最高的效力,双方以后发生的补充合同、会议纪要、来往函件、发料单、结算单等涉及到争议解决方式的,均不得对抗此约定”。本案也不存在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故内黄县法院依法支持被告某工程公司的仲裁异议,裁定驳回原告某建筑设备租赁公司的起诉。裁定送达后,双方均未上诉。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存在有效的仲裁条款,如果仲裁裁决被一方拒绝执行,另一方仍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法院将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
虽然仲裁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争议是否应提交至法院或仲裁机构,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考虑诸多因素。合同双方应当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