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夫妻一方的铺位承租权、转租权具有财产权性质,可带来财产性收益,根据租赁关系的法律特征,应认定为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形式的共同财产。在审判时,可依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方便管理的原则处理。
-
答抚养费是父母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向未成年人支付的生活、教育等方面的费用,父母离婚原有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但抚养费不具有可追溯性,子女在要求增加抚养费时,不得要求对已支付的抚养费进行追加。
-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年平均值,是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70岁与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的差额。
-
答在离婚案件中,处理住房公积金问题时,要看得到钱款的时间是在婚前还是婚后,离婚时分割的只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住房公积金。当事人离婚并不是提取住房公积金的事由,发生可提取公积金的事由后,一方提取公积金,应根据其拥有的公积金差额给予对方补偿。
-
答我国再婚的男女与初婚者一样,在依法登记结婚后,夫妻关系即成立。根据我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法律地位平等,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按国家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
答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被赠与的财产,除赠与合同中约定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以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你的陪嫁是你爸妈在婚前给你的,就属于你的个人财产,如果能证明买车用的是这部分钱,则车辆属于你的个人财产。如果你的陪嫁是你父母在你领了结婚证后给的,且你父母没有说明这是给你个人的财产,则你的陪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你用陪嫁买的车也是夫妻共同财产。
-
答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你没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离婚时你就不用赔钱,只需要分割你们的共同财产。
-
答我国公民享有婚姻自由,即使你们有约定,你也无权要求对方离婚。如果你给她花钱是你的自愿行为,且不能证明对方一开始就是以非法获取钱财为目的而欺骗你,则她不承担任何责任。
-
答起诉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是谁,就无法起诉。如果你知道你亲生父母具体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能够确定其身份,只是由于条件限制找不到他们,你就可以去起诉。
-
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你可以在你前夫明确拒绝给你钱后两年内去法院起诉。
-
答法院里没有律师,委托律师应当去律师事务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严禁司法人员为当事人推荐、介绍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中介组织介绍案件,严禁司法人员要求、建议或者暗示当事人更换符合代理条件的律师。因此,法官不能为你介绍律师。
-
答法律对从什么时候开始休婚假没有具体规定,只要依法办理了结婚手续,就可以开始休婚假了。有的单位会在规章制度中对职工休婚假的时间作规定,如限制在结婚后一年以内。因此,你什么时候开始休婚假要结合单位的规定来安排。婚假天数以你开始休婚假时的地方政策为准,如果你休婚假时新规定已经施行,就按照新规定休,反之就按照以前的规定休。如果你在河南省工作,现在申请婚假的话,依然按照以前的规定休。
-
答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得到的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结婚而成为双方的共同财产。因此,如果能证明你妻子借用的钱是你的婚前财产,你可以要求她还钱。
-
答《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第十一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如果你们不存在上述情况,则婚姻有效,需要办理离婚手续才能离婚,用假身份证登记不影响婚姻效力。
-
答《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你们已经签收了调解书,调解书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对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法院应告知原告申请再审。因此,如果你和其他兄弟姐妹对调解书的内容有异议,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